三藩市「回家計劃」 效果已「大不如前」

去年三藩市市長選舉期間,羅偉等候選人都承諾擴大一項有數十年歷史的計劃,向無家者提供市府出資的客運或火車車票與外地親人團聚。但這項長期被視為簡單又省成本就能減少無家者人數的計劃,近幾年受惠人數遠遠不如過去。

《三藩市紀事報》報道,市府資料顯示,去年有504人透過客運或火車車票和餐點補貼與外地親友重聚來取得重新安置補助。雖然人數比2023年增加50%,但與2006至2018年三藩市每年平均受益人數超過800人相比有明顯落差,也遠低於時任市長布里德去年初訂下一年送走1,000人的目標。

與前任一樣,羅偉曾矢言重新投資這方面補助,但尚未交代細節。同時,市府正面臨8億7600萬元兩年預算赤字,因此如何投資有待觀察。

約20年前時任市長紐森推出「回家計劃」(Homeward Bound)。由於簡單且低成本,官員認為在幫助數千人擺脫無家可歸方面取得巨大成功。

車票補助被認為營運收容所或永久支援房屋的低廉替代品。三藩市無家可歸及支援房屋局(HSH)去年對每位獲取重新安置補助的人平均花費492元,而每個收容床位或每戶永久房屋單位每人每晚花費介於100多至200元不等,且還沒包括建造每戶永久單位的數十萬元費用。

「回家計劃」被視為解決無家可歸的重要工具,但疫情期間因對病毒的恐懼,不論外展或願意收留無家者的人減少,導致參與人數暴跌。

市參事會去年3月通過立法擴大重新安置的外展計劃,市長布里德後簽發行政命令,下令市府人員提出收容床位選項前提供無家者出城車票。但她的命令似乎不見成效,在簽發後五個月只有205人被送走,低於命令前五個月的216人。

HSH表示,它試圖透過向數十個市府部門和社區夥伴簡報來提高人們對重新安置的認識。但去年提案的前市參事安世輝(Asha Safai)相信,新市長羅偉必須做出針對性的工作,計劃才能取得更多進展。 本報訊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