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崇智校長與紐約香港中大校友暢叙

結束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在返芝加哥前,先後到華盛頓及紐約與校友聚會,受到海外校友熱情款待,他更以創校校長李卓敏「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來分享他7年來在中大的建樹。

段崇智對紐約並不陌生,在他從香港移居美國50年中,其中五年在紐約洛克菲勒大學讀生物醫學,在那裡曾經誕生諾貝爾得奬者,令他在學術硏究充滿創念。

段崇智說,當他在2018年接受香港中文大學校長一職時,就深明中大的使命是「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的橋樑,然而大部份人都把目光放在橋上,卻少人注意兩頭的橋墩如何放在土壤上。香港由於殖民地的歷史,已是一個很西化的現代城市,但在融會中國上顯然不足,因此,他在2023年在中國重要城市建立了6個中大基地,其中以上海中心為最多學生,在去年中大創校60週年中,全球2200校友在百萬大道慶祝,其中不少來自上海。

段崇智表示,香港中文大學在國際排名穏步上升,最新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2025,香港有六間大學躋身全球首300位內,香港中文大學升九級,躋身全球44位。連同內地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及浙江大學,內地及香港共有六間大學躋身全球首50位內。也是亞洲3000間大學中排列第5名。他表示,「這個重要的里程碑,反映了每一位中大成員的不懈精神和卓越表現,尤其在研究和知識轉移方面屢見突破。」

擔任校長七年,段崇智說中大在教育、研究、服務社會三方面的發展和成就,令他感到鼓舞和驕傲。科學研究方面,2021年成立了六所InnoHK研究中心,涵蓋健康、生物醫學、機械人工程和人工智能領域,將大學的國際級研究成果轉化為社會所用;教育及服務社會方面,2022年推出「在學.在職計劃」是本港首個學分制體驗式學習計劃,讓學生在四年學習期間,獲得八個月的全薪在職經驗。

任內最難忘的事,段崇智說疫情最嚴峻時期,和同事每周開三次緊急會議,討論如何應付疫情最新發展,各部門緊密合作,搜購防疫物資,並在偌大的校園每個角落清潔消毒。教學方面,中大在疫情初期迅速推出網課,在情況紓緩後逐漸改行混合教學模式。同時推行了「虛擬交流計劃」,和夥伴院校共同將受交流生歡迎的課程錄影、上網,又找文物館辦虛擬展覽。

2019年香港社會運動上,段崇智說,很多外來人士到校園擾攘,很多友人都勸他留在校長宿舍避開混亂,但是出自對學生安危的責任及關懷,他終於渡過了人生首次4天沒有睡覺差點無命境地。

段崇智說,中大有30萬名遍及本地和海外的校友,對母校極其忠誠關愛,在國際大學來說是不可思議的,反映校友對中大的歸屬感:「全世界大概只有中大有這種凝聚力!」

最後,自言差點主修音樂系的他原來是「貓王」鐵粉,校長並高歌一曲「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向熱情校友憑歌寄意。本報記者周靜然紐約報道

校友跟著校長以雙手造出中文大學英文簡稱「CU」手勢。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