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雜誌|農業優先區未納特色農地 農民憂加速收地 專家倡結合休閒旅遊 完善租賃機制助復耕

政府建議將北區、元朗、大埔及離島區內共37幅優質農地界定為「農業優先區」,以鼓勵有關用地作常耕用途。有農業組織坦言,措施理論上有利農業發展,然而尚有許多優質農地如打鼓嶺、坪輋等農地因北部都會區發展未有入選,牛潭尾、川龍等特色農區亦未受涵蓋;日後漁護署僅會對優先區內的農地改劃作出反對,民間憂慮未能平衡發展和保育,有違「城鄉共融」的規劃原則。有環團認為,政府應考慮重新包裝發展區內的農地成休憩空間,並增加地主釋放土地的誘因,甚或建設全面的農地租賃平台,才能讓本地農業真正可持續發展。 

有農業專家指,界定優先區令農民安心投放更多資源耕作。
有農業專家指,界定優先區令農民安心投放更多資源耕作。

 

環境及生態局在2023年底公布《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提出劃定「農業優先區」,以鼓勵有關用地作常耕用途。至上月,政府進一步建議將北區、元朗、大埔及離島區內共37幅優質農地,透過行政措施界定為「農業優先區」。相關農地總面積約為980公頃,扣除基建也有約760公頃土地擬用作農耕,比現時全港常耕農地約730公頃為多,蕉徑、林村、十八鄉、下白泥等農區都得到保障。(詳見地圖及表)

農業優先區總面積約為980公頃,扣除基建也有約760公頃土地擬用作農耕。
農業優先區總面積約為980公頃,扣除基建也有約760公頃土地擬用作農耕。

 

 

並未涵蓋打鼓嶺牛潭尾川龍等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再生農業部經理葉子林指,相關措施自1980年代開展討論,事隔40年終於落實,日後優先區內農夫可以投放更多資源安心生產,也可集中做農業推廣。然而,優先區的分布並未全面,許多受發展影響的農地、特色農區及鄉郊復育的地方,都未有包括在內,如打鼓嶺和坪輋有大量閒置農地和活躍耕地,當中大埔田的農地質量好、產量高,卻因北部都會區發展而未被納入優先區內;荃灣及牛潭尾花場處處,大帽山川龍一帶種植的西洋菜享負盛名,同樣不在優先區範圍。

本土研究社成員黃肇鴻形容,優先區有許多「錯配」,例如北部都會區有30%獲認可的有機農場,同樣未被列入,值得深思,「有些地方應是農業優先區,現在卻成為發展優先區。」他又說,部分優質農地位置偏遠,如荔枝窩、南涌、鹿頸和谷埔等,還有梅窩最核心的農業用地,統統沒有納入,令人費解,「就選址而言,看不出有多『優先』;發展和保育之間,明顯側重前者。」黃續說,現時規劃未有包括農地附近的水源,做法不理想,「保護農地也要保護河谷,不可以單純劃出農地。」

受北部都會區發展影響的農地,未有包括在優先區內。
受北部都會區發展影響的農地,未有包括在優先區內。

 

相關文件又列明,漁護署日後只就「農業優先區」農地,改為非農業用途的申請表示反對,而區外農地作非農業用途規劃申請,署方不會「從農業角度提出反對」,多位農業專家對此有所保留。

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指,過去許多規劃申請,僅漁護署從農業角度評估並提出反對意見,如同孤軍作戰,「即使申請最後『開綠燈』,起碼曾有人反對,日後難以想像其他部門如何把關。」他期望漁護署作出修正,沿用現有做法也比「不反對」佳,「否則未來許多規劃申請很容易便過關。」

有農民擔心發展商會特別留意在優先區以外的農地,加快收地發展。
有農民擔心發展商會特別留意在優先區以外的農地,加快收地發展。

 

政策聲明欠力度 冀有法律效力

不過,相關措施並無立法,綠芝園創辦人兼行政總裁譚嗣籇形容,設立優先區如「指導計劃」,並沒有橫跨規劃署和北都發展策劃,假如日後相關部門要動用優先區發展,仍然可以更改用途。黃肇鴻直言,現時透過政策聲明去做保護,力量比較弱,「如果政府有心保護農地,為何不乾脆設為有法律效力的農業優先區?」

此外,吳希文擔心,訂立優先區會造成標籤效應,被誤解為未被列入優先區的農地不需要保護。他直言,有些農民知道自己的耕地不在優先區當中,擔心被發展商盯上,加快收地,甚或順理成章提出改變用途,「好像開了一道閘,讓發展商進入農地,日後要小心處理。」

政府早年在《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中設定6個規劃原則,當中包括「城鄉共融」及「積極保育」,並承諾為區內居住和工作人口,適時締造優質戶外生態康樂或旅遊空間。葉子林指,理解香港有需要發展,但不應採「排他式」抹去農地,「連根拔起是城鄉共融嗎?現時北都工程尚未開展,希望政府可以重新考慮。」

有花場逃不過收地發展的命運。
有花場逃不過收地發展的命運。

 

日韓皆有農業景觀 促進旅業

要推動本地農業整體可持續發展及產業多元化,並非只訂為農業優先區就功成身退。吳希文認為,農業不限於耕作,亦有生態保育和休閒等元素,例如塱原透過復耕及引入濕地作物,發展成「自然生態公園」,日本、韓國都有大規模農業景觀,旅客遠道前去採摘草莓或農作物,「關鍵在於規劃時,如何把農業扣連其他發展區內的所需用途。」他認為,新界北也需要休閒空間,有關部門可考慮保留及包裝現有農地,既兼容農戶的農耕活動,又可引入休閒活動,「未來居於該區的人,或者現時住在鄉村社區的人,都是受益者。」

塱原透過復耕及引入濕地作物,發展成「自然生態公園」。
塱原透過復耕及引入濕地作物,發展成「自然生態公園」。

 

儘管漁護署會推出「政府農地租賃計劃」及專屬「農業復耕及配對計劃」等支援措施,協助日後受影響的農民遷入「優先區」,惟有農戶料一旦收地就不會再經營農業。翻查記錄,現有農地復耕計劃的平均輪候時間越來越長,平均需要輪候5.3年,跟輪候公屋的時間相若。吳希文直言,部分農夫「手停口停」,不可能花5年時間等待安置,儘管上述計劃仍未公布詳情,但相信政府仍是「中介」角色,為農戶及地主「配對」。他指,過去不乏地主寧願丟空土地,也不願釋放土地,「還有甚麼招數可吸引地主釋放土地?如政府果繼續做中介,長遠不能解決問題。」

葉子林同意指,輪候公屋的市民有「簡約公屋」,但農民沒有「簡約農地」,政府應把握劃出優先區的契機,整合農地及地主的名單,促進「農地農用」。他解釋,本港未有成熟的租用農地機制,令供求雙方失衡,「舊有農民要物色新農地已經難,新入行更是難上加難,市場上沒有相關地產資訊。」他希望,除了做好供求配對,政府亦可考慮提供過渡性補貼,讓地主有更大誘因釋放土地,才能讓本地農業真正可持續發展。

綠芝園推動貨櫃農場發展,於馬來西亞種植辣椒以應對熱浪及天氣帶來的挑戰。
綠芝園推動貨櫃農場發展,於馬來西亞種植辣椒以應對熱浪及天氣帶來的挑戰。

 

發展都市農業 貨櫃農場或拆牆鬆綁

政府近年提倡發展「都市農業」,有參與相關計劃的專家分享,漁護署正與各部門協調,在應用貨櫃農場上拆牆鬆綁。

漁護署正多管齊下發展都市農業,包括在新發展區規劃階段引入都市農業元素,以及在條件合適的建築物天台應用新技術,設立都市農場,如在興建中的天水圍公眾街市及古洞北公眾街市天台設置水耕農場及攤檔,引入「現耕現賣」概念。署方亦正推進馬鞍山西沙路花園「都市農業先導計劃」的工作,同時與康文署物色在其他公園設立都市農場。

天台水耕農場 現耕現賣

有份參與上述計劃、推動現代化農業的「綠芝園」,其創辦人兼行政總裁譚嗣籇分享,有關計劃要克服不同挑戰,如應用貨櫃農場時顧及屋宇署和建築署的條文,故其團隊雙軌並行,在東莞生產貨櫃農場,待先導計劃的示範區準備就緒,就會馬上進駐;其公司亦有物色私人地方作都市農業發展。

康文署轄下亦有「社區園圃計劃」,在全港18區共設有31個社區園圃,合共1424個小園圃,以種植研習班形式進行,讓參加者透過體驗種植,培養綠化和環保意識,過去兩年分別吸引逾1.35萬人參加。康文署指,預計今年內會新增兩個社區園圃(共100個小園圃),分別位於荃灣海濱公園及海帆道,署方會繼續留意設施的使用情況,如有需要會研究增設的可行性。

大埔林村部分農地得到優先區保障。
大埔林村部分農地得到優先區保障。

 

專家反對設優先區 「貼錢都未必有人耕種」

農地保育與城市發展兩難存,有專家反對設立「農地優先區」,認為有違城市規劃原意。

一國兩制青年論壇創辦人兼主席、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員何建宗認為,香港務農人口萎縮,本地農業已經不能成為產業,設立「農業優先區」不太合理,「農業就是農業,為何要優先?」他認為,香港有城市規劃制度,應以數據及科學基礎判斷要保留多少農業用地,而農業和鄉郊是兩回事,北部都會區要求「城鄉共融」,未有提及農業,「港府就算『貼錢』都未必有年輕人願意耕種,要面對現實,以及從大灣區的角度考量。」

他認為,關鍵問題是「農地不農」,而且香港不需要自給自足的農業。他指,未來農業要更節省土地、更高科技,以及在都市周邊採用休閒式做法,而非保留農地耕作,「建議集中政府土地做都市農業和休閒農業,阻礙農地改變用途非協助可持續發展。」

記者:仇凱瑭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