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十字會今天(11日)舉行「香港人道年獎2024」頒獎禮。本屆「香港人道年獎」選出7位香港人道年獎及2位香港人道新力量的得獎者,得獎者來自不同行業,包括醫生、護士、大學講師、視障心理治療師及臨床輔導心理學家等。
劉楚釗:得獎者以生命影響生命
今年度「香港人道年獎」繼續以「暗處有光•全賴有你」為主題,香港紅十字會主席劉楚釗於典禮致辭時表示,9位得獎者以各人的力量,協助成千上萬有需要人士,以生命影響生命。他期望透過得獎者的故事,讓社會各界對人道工作有更深刻的體會,並加入人道服務行列,連結成為堅實的互助網絡,一起為身處黑暗的人帶來光明及正能量。
香港人道年獎2024得獎者之一陳志強為資深急症室護士,自中學時期加入紅十字會,投身志願服務至今超過50年。他多年來參與多項大型活動急救支援、協助運送物資到內地災區並監督分發,亦培訓紅十字青少年會員有關急救護理等技能。近年他多次參與海外救援工作,包括到尼泊爾、孟加拉、地中海及加沙地帶,為災民等進行救助和治療。
資深急症室護士 投身志願服務逾50年
另一得獎者黃明慧為香港首位視障心理治療師及臨床輔導心理學家,她於2015年創立「點字曲奇」,將點字放在曲奇上,讓大眾更了解視障人士。她亦與團隊創辦「醫藝同行」,結合中西醫、心理治療及藝術元素,到偏遠地區進行義診及探訪,為人們提供醫藥及心靈上的支援。
至於另一名得獎者張淑儀醫生於2005年聯同乳癌康復者及專業醫護,創立香港乳癌基金會,為患者提供情緒輔導及專業諮詢等服務,同時支援康復者重回職場及家庭,鼓勵她們保持樂觀心境及健康生活。基金會亦透過乳健中心提供乳癌檢查服務,成立「香港乳癌資料庫」,以具體數據推動乳癌政策發展。
張淑儀:行醫不只要醫「病」更重要是醫「人」
張淑儀表示自己行醫多年,深切感受到乳癌患者治療期間的不安與痛苦,認為行醫不只要醫「病」,更重要是醫「人」,情緒輔導、資訊分享和經歷交流對病人尤其重要。她強調及早發現並開始治療,乳癌治療率達9成以上,「為自己健康,為家庭着想,定期檢查最重要」。
香港人道新力量獎項旨在為嘉許年輕人對人道工作的付出及貢獻,被提名者須為35歲或以下,且持續積極地參與人道救助工作並有所貢獻。得獎者之一彭梽樃為大學講師,他一直關注社區貧窮及兒童教育資源匱乏等議題。2011年與夥伴創辦義務機構「WeWah 音樂家」,為基層學生提供免費一對一鋼琴指導,同時推動音樂資源共享,連結善心捐贈的音樂物資到基層家庭。
記者:蔡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