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美國光伏電池原料繼續徵稅

中國商務部決定,下星期二(1月14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矽所適用的反補貼措施,進行期終覆審調查。根據商務部建議,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在反補貼措施期終覆審調查期間,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矽,繼續按照商務部2014年第4號公告和2020年第2號公告公布的徵稅產品範圍和稅率,徵收反補貼稅。

中新社報道,被調查產品主要用於太陽能級單晶矽棒和定向凝固多晶矽錠的生產,是生產晶體矽光伏電池的主要原料。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數據,中國在太陽能板的各生產階段佔據了全球80%以上的市場份額,是其國內需求的兩倍多。這種大規模經濟效應使得太陽能變得更加便宜,但也導致供應鏈高度集中在中國。國際能源署敦促其他國家評估其太陽能板供應鏈,並制定相應策略以應對可能的風險。

2018年初,特朗普政府對進口自中國的太陽能板徵收了30%的關稅。北京則就美國在對購買新能源汽車實施補貼措施時採取「歧視性」做法向世界貿易組織提起訴訟。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對有關太陽能板關稅上調的調查於去年5月結束,並發布了一份報告。此次調查結果促使美國對一些列產品加徵關稅,包括電動車、注射器和針頭、醫用手套和口罩、半導體以及鋼鋁製品等。

貿易摩擦在特朗普就職前不斷升級,就在去年12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消息稱,自2025年1月1日起,對中國製造的太陽能晶圓和多晶矽的關稅提高至50%,對部分鎢製品的關稅提高至25%。之後,華府收緊了對中國獲取先進半導體技術的限制。作為反擊,北京禁止向美國出口用於製造電腦芯片所需部分關鍵礦物,包括鎵、鍺和銻等。此外,中國還加強了對美出口石墨的管控。

中國在鎵、鍺、銻的全球市場佔有率佔據絕對主導地位,美國則一直努力在非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區尋找替代來源。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