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行動

《Eats, Shoots & Leaves》作者Lynne Truss是個愛貓之人。根據她多年的觀察:自己愛貓是真心真意的,但貓會不會也像她一樣,明白「Give and Take」的道理?在「情人節」,Truss為貓貓送出「Cat-nip」玩具:一件看似炸彈之物體。貓貓不覺得這禮物有任何不同之處,家居物品貓爪處處,屬於貓的玩具,當然更多貓爪了。類似「炸彈」物體可以用來嚇人,對貓可不管用。

  「情人節」給貓吃的晚餐加個「甜點」,比送牠玩具更具吸引力呢。

  在古巴獨居的日子,《老人與海》作者海明威居住的莊園共有十一隻貓、五隻狗,只有來到用膳時刻,作家才意識到家中有那麼一大群的貓,「all moving like a mass migration at feeding time」,「One cat just leads to another」,作家用簡單筆觸,繪寫出貓的世界來。

  海明威不會對貓傾訴他對生命的感覺,他只會對情人訴說心事。貓有貓的世界,人有人的,互不相干,這道理海明威是明白的。

  加拿大作家Margaret Atwood養貓歷史超過半個世紀了,她記得年幼時家中的貓勇猛得很,牠會走進森林,把捕捉到的雀鳥帶回家,來個貓捕雀遊戲。偶然也會把咬死的小老鼠(屬於牠的獵物)帶進屋內,展示牠的實力。

  Atwood年紀大了,留守舊屋。曾經愛過貓、養過貓的兒女長大成人,都搬走了。留下來的貓,找到屬於自己的地盤,一隻留守作家書房,負責翻書(卻不去看),另一隻在梯間安頓下來。

  年紀不輕的貓貓,對在園中走動的小老鼠、松鼠,嗚叫幾聲,卻不會加入追逐遊戲了。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