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遊牧」(Digital Nomad)曾風靡一時,社交媒體不乏炫耀這種一邊遙距工作、一邊周遊列國的生活模式。部分國家如阿聯酋、泰國等更為數碼遊牧度身訂造簽證,務求吸引更多海外專才到當地定居。
這種四海為家的生活模式,是否真的如網絡塑造般光鮮亮麗?
數碼遊牧有別於外派人員(Expatriate),他們多以自僱形式工作,不但沒有海外遷居福利,部分更會面對「手停口停」的風險。一旦經濟環境不向好,企業普遍會向這些外判合約工開刀。
若來自富裕國家的數碼遊牧定居在發展中國家,則可借助貨幣匯率和物價差異享受更舒適的生活模式,但這些「性價比高」的宜居城市不多,而且大批湧入的數碼遊牧或海外遊客亦會推高當地的物價。
除了收支平衡以外,數碼遊牧需要考慮的是如何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數碼遊牧若要開拓客源,大多要專注在自身的強項,但久而久之會出現「食老本」的情況。以自由撰稿人這一行為例,自生成式文案軟件普及,文字外判市場馬上萎縮。
筆者二十出頭曾有三年過著數碼遊牧的生活,主要走訪歐洲和俄羅斯等地,嘗過這樣生活的甜頭,但在工作時差、海外工作機會不穩和缺乏穩定的社交圈子等因素驅使下,重歸香港市場發展。
俄語有句說話:「他鄉信美非吾土」,意思是自己不在的地方總是較美好。但眾\xf9奡M他千百度,筆者發現能夠做到安身立命比身在何處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