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有關勞資糾紛的案件層出不窮,特別是在移民社區。近日,一位來自蒙市的不願具名的華裔女子向本報反映了她在工作中遭遇的不公平對待,讓人深思普通人在類似情況下該如何保護自己。
該女子表示,自己曾受雇為保姆,期間因工作環境惡劣及雇主未盡到保障責任,導致多次工傷和其他不公對待。在嘗試通過法律途徑維權的過程中,她遇到了賠償金不足、律師溝通困難等問題。她希望了解,普通人在面對類似情況時應該如何應對。為此,本報特別採訪了加州知名律師鄧洪,針對此類案件提出專業建議。
鄧洪指出,普通人在面對勞資糾紛時,應第一時間記錄證據,例如工作合同、受傷記錄、醫療報告,以及雇主與保險公司溝通的書面記錄。證據是任何案件的核心,缺乏證據將導致案件舉步維艱。此外,應尋求專業律師協助,因為在美國,勞資案件往往涉及工傷保險與屋主責任險的界定,專業律師可以幫助評估雇主的責任範圍,並最大化保險賠償的可能性。
他提醒,不要因案件進展緩慢而盲目解雇律師,因為解雇律師後可能更難找到接手的專業團隊。他表示:正確選擇律師在案件初期尤為重要,否則後續補救將更加困難。勞資糾紛和工傷索賠通常有明確的申請期限,一旦超過,即使證據充分也可能被駁回。
鄧洪強調,許多案件之所以未能順利解決,是因為當事人在選擇律師和策略時出現了偏差。他建議普通人在面對勞資糾紛時,應仔細核查律師是否具備相關執照與經驗,並避免輕信非律師的口頭承諾。在美國,法律專業性非常強,找到合適的專業律師對案件至關重要。
鄧洪進一步補充:在勞資糾紛中,工傷保險和屋主責任險的界定非常關鍵。如果當事人能夠早期確認雇主的保險類型,並收集到充分證據,將大大提升成功索賠的可能性。
在美國,雖然法律制度完善,但普通人必須了解基本權益,學會保護自己。本報也將持續關注此類案件,希望通過報導讓更多人提高法律意識,避免類似問題再次發生。本報記者丁青洛杉磯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