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爆發,為有史以來最猛烈的噴發,將大量能反射陽光的微小粒子噴向大氣層,使地球降溫並引發災難。接下來出現了所謂的「無夏之年」,全球氣溫驟降,農作物失收,很多人要挨餓,釀數萬人死亡。此後許多火山相繼噴發,但坦博拉火山仍是地球上歷來最大規模噴發的火山。200多年後的今天,科學家警告:世界可能會迎來另一場同級的災難。
瑞士日內瓦大學氣候教授斯托菲爾表示,問題不是會否發生,而是何時發生。他告訴美國CNN,地質證據顯示,這種大規模火山噴發有六分之一的可能性於本世紀發生。然而,目前世界較200多年前已有很大變化,這個世界不僅人口更多,而且還因氣候危機而變暖。斯托菲爾說,一旦再發生如坦博拉火山那種大規模噴發,將「導致氣候混亂」。他批評目前人類對此根本沒有任何準備。
科學家指大規模的火山爆發可以推動二氧化硫穿過對流層(大氣中天氣現象發生的地方)並進入平流層。平流層距離地球表面約7 英里,飛機在那裡飛行。在這裡,二氧化硫會形成微小的氣溶膠顆粒,散射陽光,將其反射回太空,因而引致地球氣溫下降。
羅格斯大學氣候教授羅伯克(Alan Robock)花了數十年時間研究火山,他說,這些顆粒「將吹到世界各地,並持續好幾年」。
對於現代火山,衞星數據有顯示釋放了多少二氧化硫。1991年菲律賓皮納圖博火山爆發時,約1,500萬噸這種物質被噴射到平流層。這次噴發雖然不像坦博拉那樣大規模噴發,但仍在幾年內讓世界降溫約攝氏0.5度。
還有跡象顯示,大規模噴發可能會影響降雨量,導致包括非洲和亞洲在內的季風系統乾燥。羅伯克說: 「夏季季風的發生是因為陸地變暖的速度比海洋快。」巨大的火山爆發可以擾亂兩者之間的溫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