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風投基金 助力人工智能產業

中國不同基金類型和產業領域的AI投資比例。SCCEI提供

史丹福大學中國經濟和制度中心(SCCEI)4日發布報告,分析中國政府風險投資(VC)基金與人工智能(AI)發展的關係。

報告內容基於研究論文《政府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風險投資家》的要點,其作者是四位學者:麻省理工的Martin Beraja、哈佛大學的Wenwei Peng和David Y. Yang,以及牛津大學的Noam Yuchtman。

報告稱,中國政府的風投基金允許國家和地方政府將資金引入AI等戰略行業的早期企業。過去十年,中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風投基金將 9,120億美元投入AI等戰略產業,每年投資額相當於同期美國所有政府產業政策的年度支出。其中23%投向了中國140萬家AI相關新創公司。

研究人員分析了2000-2023年間從初始至上市、創投來源和天眼查的數據,包括1,863個政府風投基金、6,514個中間基金和45,419個公司投資者,以及 331,302個私人創投。他們發現超過9千家是AI公司,並追蹤政府和私人創投公司對AI的投資。

政府風投基金的主要資金來自政府預算(稅收收入和土地出讓收入)以及國有企業或銀行的捐款。 2013年至2018年,地方政府創投基金激增,平均每年創造238個基金。然而,由於中國經濟放緩以及對投資業、公司階段和地點的更嚴格監管,自2019年以來,基金數量增長放緩至每年115個。

研究人員發現,私人風投集中在較富裕地區,政府風投(和AI公司)則遍布全國。由於法規要求地方政府風投基金在當地投資以促進當地經濟成長,從而彌補了欠發達地區缺乏私人風投的不足。與私人風投不同,政府風投投資於軟件生產較少以及初始軟件生產能力較弱的AI公司,這些公司在投資後表現出更高的成長率。至2023 年,政府資助的AI公司的軟件產量實現500%的成長,超過私人風投資助公司的同類增長。

研究顯示,私人風投追隨政府風投。2000年至2023年間,4,115家AI公司獲得了政府和私人的風投,其中71%的公司首先由政府風投資助。

家鄉政府資金通過識別可能與政策環境更匹配的本地公司來吸引私人風投的加入,特別是在缺乏業務績效訊號的情況下,能夠獲得獨家資訊的政府風投可以指導私募市場的投資。

然而,創新回報是否證明這些大規模投資的合理性仍不清楚。本報記者王蔚矽谷報道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