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報終結時

從九七年搬離父母家至自置物業至今,其中一個一直堅持不變的,就是每天訂閱報章雜誌的習慣,高峰期平均每日五份報紙加三本雜誌,每月花大約千多元的訂報費用。有人認為浪費,我卻認為,得資訊者得天下。

  後來發現,全幢大廈只有我一家仍有訂報紙,有朋友話,網上大把新聞,使乜畀錢買?我卻覺得,資訊有價,網上資訊多屬撮要式文章,較單看標題會多一點,但當你要求更詳細內容時,往往亦需要成為訂戶,對於自覺只需要看標題已足夠者,可能已大滿足於簡化版,但我等每天均要先消化然後再組織,並加入個人分析再直播,過分濃縮簡化的資訊絕對不適用。

  然而,從今個月開始,一直每天風雨不改,準時於早上6時半前,已把報紙送抵家門的報檔老闆,上月底通知因經營困難結業,十分可惜的,儘管亦一直有網上訂閱個別報章,依然充滿失落感。

  早前有本地學府問卷調查結果反映,香港市民近年整體上通過報紙和電視接收新聞資訊的時間均有所減少,甚至表示自己「完全不看」報紙和電視。然而這些調查都未有把社會環境變遷及人口結構變化情況加以納入,更把部分不再營運新聞機構的及自我標籤派系陣營的市民,失去一些選擇簡化,甚至對疫情期間防疫措施等新聞感到厭倦,作為拒絕接收新聞資訊的原因,難免以偏概全。

  標榜自己「完全不看」報章新聞的市民,雖然是有所減少,每天花超過1小時看報章新聞的市民較數年前是多了,但調查仍然要把這些數據跟千禧二千年互聯網未普及時相提並論,又明顯係忽略了時代巨輪的轉變及接收新聞資訊渠道的網絡化,夾硬比較很傷害。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