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極端氣候愈加頻繁,「人定勝天」似乎是一個縹緲的夢。近日颱風「摩羯」肆虐中國海南、廣東、廣西等省份,再次敲響了環境日益惡化的警鐘。據初步統計,「摩羯」共造成海南經濟損失近600億,遠超2014年7月在同一位置登陸、重創海南的「威馬遜」。2023年海南省GDP也就7551.18億。自貿港建設本來步履維艱,加上風暴,前景撲朔。
對於南中國海而言,颱風自古有之,並非「新生事物」,但颱風級別越來越高了,令人驚悚。或許某日,地球風暴席捲人間,未必杞人憂天。
「摩羯」不僅是1949年以來,登陸中國最強的秋颱風,也是海口建市以來遭受的風力最強、12級風圈持續時間最長、損失最嚴重、降雨量最大、覆蓋人口量最多的超強登陸秋颱風。同時,颱風也對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設施設備構成了嚴重威脅。據媒體報道,廣東徐聞縣一輛裝有10噸貨物、自重8噸的快遞貨車被掀翻。颱風眼經過區域,大氣壓會非正常降低,人體出現一些相應的反應,比如耳鳴、頭暈、噁心等。而且,對於購買高層樓宇以及海景房的業主而言,超級颱風可能成為敲門的惡魔。
「摩羯」以一己之力創造了多項歷史,進入北部灣後強度不減反增,中心附近最大風力維持在17級,成為有氣象記錄以來北部灣出現過的最強颱風,這一強度與登陸海南文昌時的62米/秒相差無幾。環顧全球,今年入夏以來,極端天氣幾乎席捲了北半球,從歐洲到亞洲,多國遭遇高溫、乾旱、洪澇等氣候挑戰。「水深火熱」的情景,真切強烈的衝擊,極大拉升了全球對氣候變化的關注。
專業人士認為,全球變暖是世界各地極端天氣的頻率和強度增加的原因之一。世界氣象組織近期發布的報告顯示,未來5年中很可能至少有一年將創下新的高溫紀錄,超過2023年這一目前最熱年份。「一個嚴峻的現實是,我們遠遠偏離了實現《巴黎協定》所設定目標的軌道,」世界氣象組織副秘書長巴雷特說,必須緊急採取更多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措施,否則將付出越來越沉重的代價。更加極端的天氣將導致數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並給數百萬人的生命造成威脅,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也將受到嚴重損害。
痛定思痛,人類需要亡羊補牢了。近年來,在全球變暖以及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下,「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氣象災害,正愈加變成「年年都遇」。2020年歐洲遭遇世紀暴風雨損失慘重;2021年美國西部遭遇「1200年以來」最為嚴重的乾旱危機;2022年澳洲一些地區遭遇「500年一遇」的洪水;2023年北京遭遇特大暴雨……氣候急劇變化,已形成對人類生存迫在眉睫刻不容緩的嚴峻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