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在加沙與哈馬斯的衝突持續未平息,戰火更延燒周邊火藥桶。令外界憂心,一旦戰況失控恐釀第六次中東戰爭。
由於政治、宗教和地緣政治因素,中東地區關係一直相當緊張。以色列入侵加沙戰事已近尾聲,但該國近日不斷挑起新矛盾,內塔尼亞胡揚言「下一場戰爭可能是黎巴嫩戰爭」。近期局勢更是如熱火滾油,先是黎巴嫩真主黨軍事指揮官舒庫爾被以軍空襲炸死,隔日,哈馬斯頭號人物哈尼亞出席伊朗總統就職禮後,在德黑蘭被暗殺,疑是以色列所為。真主黨和伊朗誓要為兩人復仇。相較於4月時,伊朗以超過300枚/架導彈和無人機首次從本土攻擊以色列的情況不同,真主黨與伊朗都暗示這一次報復可能會多方聯手行動。分析認為,一直同以色列在邊境地帶有限度交火的真主黨、最近曾成功以無人機對特拉維夫發動死亡襲擊的也門胡塞武裝組織,甚至是伊拉克和敘利亞的親伊朗武裝,以及哈馬斯,都有可能一同發動攻擊。
對此,以色列最大的盟友美國第一時間行動起來,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庫里拉早早趕到以色列做最後準備,美國向中東地區和地中海地區派出多艘有攔截彈道導彈能力的戰艦,提高陸基防空準備,並部署多一隊F-22。
約旦亦罕有地派出外長到伊朗游說,沙特阿拉伯、卡塔爾、阿曼的外長也同過伊朗外長通電,美國亦促使歐洲國家游說伊朗緩和局勢。
只是從伊朗角度來說,哈尼亞在德黑蘭被暗殺,無疑令伊朗蒙羞,不但顯示其國安漏洞嚴重,遭以色列特務廣泛滲透,且哈尼亞當天剛出席伊朗總統佩澤希齊就職禮,暗殺就等如摑了伊朗和新總統一巴掌。且以色列一再挑釁,正衝擊伊朗的容忍底線,伊朗無論為了挽回自己聲譽,還是給盟友哈馬斯交代,都必須作出報復。
而從以色列的角度來說,暗殺哈尼亞和空襲貝魯特,令中東局勢惡化,既可以滿足國內的極右派「要用強硬行動消滅一切敵人」的思想,又能將國內矛盾轉移至外部矛盾,內塔尼亞胡的總理大位或可保住。
內塔尼亞胡去年提出反民主的司法改革,和忽視哈馬斯恐襲等行為,引發國內民眾對他的不滿,要求他下台和提早大選之聲不絕,他以強硬行動入侵加沙,繼而不斷挑動與伊朗、黎巴嫩和也門胡塞武裝的矛盾,無疑想用戰事時期為由,拒絕民眾要求提早大選訴求,且一旦拖至年底,與他友好的特朗普若勝出大選再當美國總統,可成他保位的另一王牌。哈尼亞被刺殺的背後還有更深一層的考量。伊朗新總統佩澤希齊本被視為改革派,是個溫和派,雖然他多次譴責美國支持以色列在加沙戰爭、對伊朗實施嚴厲的經濟制裁,以及退出與伊朗簽訂的正式稱為 JCPOA 的核條約,但他也很務實地尋求與美國對話。但哈尼亞被暗殺破壞了伊朗與西方修好可能。
外界分析認為,內塔尼亞胡現階段最不希望看到的是伊朗和美國進行對話。內塔尼亞胡想把戰爭擴大到黎巴嫩,希望伊朗做出強烈反應,直接加入戰爭。目前,多方仍努力斡旋,但中東局勢能否受控,不走向亂戰的局面,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