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聯社科洛瑪鎮電
位於沙加緬度東北36英里的小鎮科洛瑪(Coloma),有不少在淘金熱時代被帶到當地被奴役的非裔落地生根,他們祖先的土地被政府徵收後一直未被歸還,甚至成為一座州立公園,現在他們的後代正爭取祖先失去土地的賠償。
科洛瑪鎮人口只有300人。這些非裔後代現在的努力,是非裔敦促政府為奴隸制被廢除後很久後仍然妨礙社區茁壯成長的行為贖罪的最新例子之一。在對非裔賠償的辯論上,往往都會回到土地問題,這是因為聯邦政府19世紀中葉向獲解放的黑奴做出承諾,提供最多40畝土地作為奴役賠償。
但這種承諾卻遲遲未得到實現,對某些人來說,這只是空頭支票,因為從國會1980年代首次針對賠償提案以來,一直只聞樓梯響。
加州州長紐森年前簽署全國首份研究賠償非裔的法案,倡議人士正推動州府繼續向前邁進。
白人木匠馬歇爾(James W. Marshall)1848年在科洛瑪附近發現黃金,為加州淘金熱揭開序幕,吸引國內外數十萬人前來或被帶到加州,包括白人、亞裔和自由或被奴役的非裔。
數十年後,科洛瑪鎮內非裔和白人家庭土地被政府徵收,之後不僅沒有歸還,還在1942年建立馬歇爾發現黃金州立歷史公園(Marshall Gold Discovery State Historic Park)。現在園內設有博物館、教堂和鎮民下葬的墓園,還有一座42呎高的馬歇爾紀念碑。
科洛瑪非裔鎮民的歷史直到近幾年才逐漸被認識。加州州立公園局2020年重新檢視過往,細說「更全面、更包容和更完整的加州歷史」。局方設立網站,列出與這座科洛瑪鎮公園內由非裔家庭持有房產的資訊。
當前正值州議會正在考慮各種賠償建議,包括提案設立加州美國自由人民事務署(California American Freedmen Affairs Agency),將協助非裔研究其家族史。
另一項法案擬規定,任何家庭因種族歧視動機而遭到政府不公徵收土地,將有權取回財產或獲得補償。
加州本月初邁向新里程碑,紐森簽署的2024年預算案編列了1,200萬元花在賠償立法上,但未具體說明經費用途,州府估計相關法案每年恐涉及數百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