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造假醜聞頻發會重挫經濟及軟硬實力嗎?(下)

(余非 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

日本在二戰後在美國扶植下,因為想東山再起,確是曾經有過工匠精神。不過,原來只是外界不察覺而已,踏入上世紀末,當年工匠精神的高峰已守不住。過去廿年,在外界不為意之下,日本製造多個領域,例如藥業和汽車業已水準不保。日本憑形象吃老本,蒙混了足足廿年。哈日的那類日精叫不醒就不去理了,針對一般大眾而言,在當前訊息發達的情況下,就考驗我們有多相信日本的工匠精神仍然存在。然而,我同時明白凡事不是只得一個面向,為何「日本製造品質好」這印象不容易打破,大概跟人的直接觀感有關。

以下談HDI檢測指標。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人類發展指數,是衡量一個國家社會和經濟發展程度的標準,是由健康(人的壽命有幾長)、教育(如:平均受教育年數)及經濟(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實質平均每個人的國民所得毛額是多少)構成。總分分極高、高、中、低四級。簡言之,是審視一個國家醫療、教育、福利等的生活水平。日本在1990年代,HDI處於高級別,排在世界前列;而進入迷失階段那30年內, 2007 年世界排第 17,2022年世界排第 19。說白了,意思是日本人的生活品質水平頗高,生活基本保障(教育、醫療、社會福利)也相當不錯。日本 2022 年的人均 GDP 超過 39000 美元,跟歐盟國家很接近。

因此,去日本旅遊的人士多半也感覺日本是個「生活便利」且「食衣住行各方面也具很高品質」的地方。日本市場對外資也有吸引力——因其沒有戰爭,法治環境穩定,也有良好的公共服務與基礎建設。

曾經有一個階段,日本舉國債刺激GDP,方法是不斷修路。日本國債是 GDP 的 266%,但債權人多數是日本人自己,國債又被評為 A 級以上,日元是 IMF 的主要貨幣……,凡此種種,令日本暫時沒有多少貨幣及經濟危機。總之,整個日本社會的方便和乾淨衛生的外在情況,加持了其實已垮塌的工匠光環和品質光環。尤其是對哈日人士而言,再多的造假新聞也衝擊不了他們對日本產品的信任。舉例,不少人的日本手信是日本藥物,例如龍角散;是在日本藥物和化裝品一起銷售的那種店內買的,其實它們的品質未必有保證。

文章收結前做總結:日本的造假新聞漫延至汽車業,一定會對日本經濟造成衝擊。因為車企也爆造假醜聞,是壓垮日本製造業信譽的最後一根稻草。如果這種負面衝擊落實至海外市場,令日企在海外的競爭力減弱,則定必會如回力鏢般反過來傷及日本企業的收益。因為日本製造有很大比例來自海外。

我很早便不迷信日本出品,寫明是用日本麵粉做的麵包我尤其不敢買,因為生怕日本的地下水已受核幅射水污染。至於日本製造不再有光環,對日本的體質有多大衝擊?——就要看傳統製造業之外的半導體產業是否可以撐起傳統製造業垮塌了的那部份。為了圍堵中國,美國近年聯同日本、台灣、南韓組成晶片四方聯盟。日本半導體業從中會否得益,值得觀察。

總之,我早便不迷信日本製造。日本製造的海外市場在造假新聞下有沒有衝擊,就要靠我們的理性判斷了。

星島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