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 事

起初對王賡武教授的回憶錄《家園何處是》、《心安即是家》,是有點抗拒的,是怕「悶」,怕看不下去。歷史學家細說從前,從童年說起,青春成長期、追求學問,然後是成家立業,那半生過程可會像侯孝賢的電影,不但細節有趣好看,而且把故事說得動聽?

  我還是把《家園何處是》一書打開來,細心看了一遍。

  沒想到欲罷不能,兩個晚上看完近五百頁回憶錄。王教授把自己大半生故事說得冷靜,卻又不乏人文情懷。

  書封面印上他對人生的觀察:「變動隨時會降臨,人們可能輕易就被從根切斷」。這位學者卻有此信念:「沒有東西能擋在我認識萬物的道路上。」

  我們對自己的父母認識有多少呢?一般人與父母相處,以少年時期為主。我們那時候與父母在一起生活,多不理會父母在想甚麼、為自己做了些甚麼。

  「隨著時光流逝,我終於了解自己對過去的理解多麼片面。」

  王教授不是有感而發,他說的可是實情。「我們誇誇談論歷史的重要性時,其實無感於親身經歷某段歷史時期的人們有甚麼感覺、有甚麼想法。」

  王教授說他的朋友都會說:「希望當年父母還健在時多和他們聊聊。」卻已經沒此機會了。王教授認為他的母親「太少講到他真正想知道的事」。

  母親想生長於異鄉的孩子多認識中國、快會「消失的傳統中國」。而父親卻「謹守儒家父親的典範」。王教授說:「如果他願意談身處動盪時代,自己如何從孩子變成大人,我一定聽得津津有味。」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