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思楊 中國近日網上一份「防猝死套餐」引起關注。這種「防猝死套餐」有多個版本,但總結下來,基本由輔 Q10、魚油、葉黃素、VD、VB族等保健品組成。有嘗試過的網友稱,「這個套餐太強了,吃了完全不累」,熬夜人士更是躍躍欲試,「感覺有救了,續命要緊」。
對此,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吳松表示,把這幾樣湊在一起命名為「防猝死套餐」,這種說法本身就不正確。因為猝死是疾病的一種,而保健食品本身不具有治療或預防的臨床作用,可以食用但只能作為保健輔助。許超醫生則表示,真正的「防猝死套餐」是:健康且規律的飲食(少吃高油高鹽高糖的食物),戒煙戒酒,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避免久坐,適當運動,控制體重,保持愉悅的心情(避免長期情緒緊張、激動),不要過於勞累。
儘管如此,不少年輕人依舊熱衷於虛假的「防猝死套餐」,這背後的原因究竟是為何?
中國性學術期刊《中國急救醫學》發表的論文表示:猝死首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佔57.8%,30至63歲是心源性猝死的高發年齡。近年來,年輕人猝死的事件時有發生,經常熬夜、過度勞累、生活作息不規律是主要原因,本質上是越來越大的社會壓力所致。
「卷又卷不贏,躺又躺不平」是大多數年輕人的心聲,《中國青年線民社會心態調查報告(2022)》顯示,青年線民學習/ 工作焦慮最為突出,表現出「邊焦慮邊奮鬥」的生活狀態,其中女性和高學歷群體是最焦慮的青年群體,呈現出「越優秀,越焦慮」的情況。
對已經進入職場的年輕人來說,大幅裁員、學歷貶值等都成為壓力劇增的誘因。
一邊焦慮一邊奮鬥成為常態,自知身體會受到傷害,不少年輕人還是會選擇熬夜。年輕人熬夜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種是工作性質特殊需要熬夜,或者工作任務過多被迫加班導致的熬夜;而另一種則是所謂的「報復性熬夜」,學習、工作任務完全佔據了白天的時間,個人的休閒放鬆只能留在深夜。如有網友所說,「熬的不是夜,是白天失去的自由」。久坐刷短視頻、暴飲暴食、常吃夜宵,這些也都成為年輕人釋放自己壓力的一種方式。不健康的生活習慣越來越多,但受到猝死等新聞的影響,又難免產生一定的恐懼感,「防猝死套餐」成為一支安慰劑,成功受到年輕人的青睞。
或許,他們買的是一種心理安慰。這背後反映的社會重壓問題和勞動人權益保障問題,值得進一步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