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寺廟宮觀 商業化惹起是非

日前,中國佛教協會發布了一份聲明,指出該會從未發布過有關寺廟商業化的研究報告。聲明還稱,之前有人說該會曾經發布過類似報告,其實是在造謠,造謠者已經公開認錯,並向佛教協會道歉。按理說,事情應該到此為止。沒想到,由於事涉寺廟商業化,反而引起社會上更多人關注。

中國是一個宗教大國,各種宗教信眾甚多,尤其是佛教和道教,香火一直很盛。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宗教政策進行調整,各地香火更加興旺。雖未超越歷史,但後勁十足。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三大語系佛教場所約有三點三萬座,僧尼約二十四萬人。其中,漢傳佛教僧尼約十萬人,寺院兩點八萬座;藏傳佛教僧尼約十三萬人,寺院三千座;南傳上座部佛教僧人約一萬人,寺院一千六百座。道教方面,全國登記開放的道觀兩千家,道士和道姑約三萬人。

這些廟宇道觀分布於城鄉各處,是出家人參禪、誦經、修行,講授佛道經書,舉行各種宗教活動的淨地;也是拜佛敬道大眾參拜神祇,舉行祭祀,祈求庇佑,淨化心靈,時常光臨的處所。有的寺廟因歷史悠久,傳承有序,保留了珍貴文化遺產,被評為文物保護單位。

然而隨著市場經濟興起,經濟成績成為衡量各地官員業績的重要指標,一些地方的商業資本和當地政府,逐漸盯上了寺廟宮觀。他們認為,這些地方有大量信眾出入,好好利用,可獲不菲經濟效益。

他們的做法是,通過投資或承包,對佛道場所開展商業運作。運作中,有直接將香火布施收歸己有的,也有在廟宇範圍內加建旅遊設施增加收入的。有將佛道場所作為資產打包上市的,也有通過「股份制」、「中外合資」、「租賃承包」、「分紅提成」等方式,對寺廟進行資本運營的。還有在原本沒有廟宇的地方,巧立名目建造新的宗教場所,或者將小型佛像改建為巨型塑像,編造一些不足信的宗教故事,吸引民眾,招攬遊客,濫收香火。

這些充滿商業氣息的行為,雖然只在少部分廟宇發生,但破壞了宗教場所清靜、肅穆、莊嚴的特點,違背了宗教初衷,影響了宗教場所形象,干擾了正常宗教活動,引發了許多宗教人士的不滿,也惹起了社會各方面的批評,成為大家指責的目標。

追究這種趨勢的由來,既有商業資本無孔不入的原因;也有當地政府追求旅遊政績的因素;還有廟宇內部的原因。主要是,相對開設工商企業,建造寺廟宮觀,具有投入起點低,日常維持開支少,收益較穩定的特點。由於到寺廟宮觀上香參拜,求福避禍,好比求醫問藥,是人們的剛性需求,故香火布施的收入,比一般的旅遊專案穩定得多。於是,對宗教場所設法進行商業運營,也就越來越常見。

不過,這種走勢畢竟不是正路,理所當然受到包括宗教人士在內的社會各界的反對,也引起了官方的關注。最近幾年,各地政府先後推出多個法規,對佛教道教的商業化運作進行限制。強調佛道場所必須堅持非營利性質,嚴禁商業資本介入,任何機構和個人都不得投資或承包經營佛道場所。

現在的問題是,要落實政府的要求,第一件事是要劃清正常香火收入與商業性經營的界線,這是不容易準確做到的。失之過嚴,會阻斷廟宇的正常香火收入,使宗教場所無法正常運作,重者還會危及其生存。失之過寬,又會使限制措施形同虛設,無法改變宗教場所的商業化趨勢。如此看來,這個問題的解決,還是需要一些時日,等待宗教界和政府部門找出能夠平衡兩端的辦法來。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