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年前男童失蹤案擬三度起訴

曼哈頓地區檢察官25日致函法院,表示已準備重新起訴赫南德斯(Pedro Hernandez),指現有證據足以再次控以二級謀殺與一級綁架罪。赫南德斯2017年被裁定殺害及綁架6歲男童帕茲(Etan Patz),這宗1979年發生在蘇豪區(SoHo)的失蹤案,當年在美國引發高度關注。

據《紐約時報》報道,帕茲當年自家步行兩個街口往校車站途中失蹤,遺體至今未尋獲。赫南德斯於2015年首次受審,歷18天審議後因一名陪審員拒絕定罪而流審。2017年再審時,曼哈頓陪審團審議9天後裁定罪成。

今年7月,聯邦第二巡迴上訴法院推翻定罪,認為主審法官韋利(Maxwell Wiley)未正確指引陪審員如何審視嫌犯的多次口供。

其後另一名法官限期檢方須於12月1日前決定是否重審,並要求最遲於明年6月1日前開庭。

地區檢察官在信中稱「控方已準備就緒」,同時表示將尋求最高法院覆核上訴庭裁決。地檢署現由白艾榮(Alvin Bragg)領導。

赫南德斯辯方律師費什賓(Harvey Fishbein)對重審決定表示失望,稱若這宗歷時46年的案件再度開審,他們亦已備戰。

案件逆轉使此長年懸案再次成為焦點。帕茲與兩年後同樣遇害的6歲男童沃爾許(Adam Walsh)案件,曾改變美國家長的安全觀念,結束兒童普遍自由活動的年代。

赫南德斯為前雜貨店店員,2012年被捕,距案發近30年。其家人在新州向當局表達懷疑後,警方展開偵查。檢方指他過去涉及性侵家人、吸毒及家暴。

他在被扣查超過6小時後供稱犯案,但當時尚未獲讀明《米蘭達權利》,即保持沉默和要求律師在場的權利。探員其後補讀權利,再要求他重述並錄影。辯方曾指口供為迎合警方、受其智力水平及精神妄想影響,要求法院排除。由於缺乏科學證據,口供成為檢方關鍵。

上訴庭指出,陪審團曾詢問若認定首次口供非自願,是否應忽略後續錄影供詞。韋利僅以「不」回覆,未依最高法院先例完整解釋連續口供裁量原則。3名法官因此裁定,赫南德斯應獲釋或獲新審。截至目前,他仍被羈押。

本報訊

帕茲當年自家步行兩個街口往校車站途中失蹤,遺體至今未尋獲。 Sam Hodgson/紐約時報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