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局推手機測噪音程式

厭倦噪音的紐約客如今可親自參與監測社區惱人聲響。市環保局23日推出全新免費手機程式《NYC Noise》,讓居民以分貝讀數協助掌握全市噪音問題。該程式可量度分貝、分類噪音種類,並記錄時間、日期、位置及來源,只需5秒即可完成。噪音可分類為警報聲、建築施工、動物聲、空調或風扇聲、音樂、警笛、交通聲(汽車、巴士)或喇叭聲。

據《紐約郵報》報道,市環保局表示,系統將彙整讀數,建立全市噪音地圖,分析噪音熱點及其出現的時段、星期與季節,並辨識各地區最常見的噪音類別。讀數會以地圖與表格方式顯示,包含平均及最高分貝,以及用戶自行標註的噪音類型。

市環保局長阿加瓦拉(Rohit Aggarwala)表示,「噪音是紐約客最常面對的生活質量問題之一,此工具能讓我們更清楚干擾在何時何地發生。」

這些數據將與市環保局的「噪音攝影機」網絡一同使用。該系統負責監察大聲摩托車、喇叭聲與車載音響,近年已開出逾170萬元罰款。

市府去年接獲逾70萬宗311噪音投訴,是全市最普遍的民怨。其中「非工作時間施工噪音」在2023年便佔2萬多宗。然而傳統投訴多缺乏精準分貝與時間資訊,令執法難度提高。

新程式則填補了這些資料缺口,但其收集數據不會直接作為執法依據,也不會錄製聲音,只記錄分貝。市環保局表示,此作法可提升人手調度效率,讓稽查員在最需要的時間與地點執行任務,例如若用戶多次上報某地早上8至10時出現電鑽聲,市環保局便可安排在該時段到場查看。

部分最刺耳噪音來自建築工地,如破碎機及電鋸可達110分貝,接近噴射機起飛的130分貝。隨身音響亦可達110至120分貝。噪音法規則禁止42分貝以上的噪音傳入鄰宅。市環保局官員表示,該程式通過多次內部測試,「非常容易使用」,預料將大受市民歡迎。

阿加瓦拉表示,「感謝環保法規與資訊科技團隊開發《NYC Noise》,使我們能更精準部署稽查,也讓市民能共同打造更安靜的城市。」本報訊

市環保局推出手機程式,讓居民協助掌握全市噪音問題。
Sara Konradi/紐約時報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