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擬廢除關鍵保護令,瀕危物種未來命運堪憂

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於週三採取行動,計劃撤銷拜登時代為瀕危物種及其棲息地制定的保護措施。此舉被視為對現行環境法規的重大調整,旨在放寬對能源、礦業及開發項目的限制,但同時也引發了環保界的廣泛擔憂。

內政部(Interior Department)的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與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國家海洋漁業局(NOAA’s National Marine Fisheries Service)聯合提出,恢復特朗普第一任期時的規定。這些規定曾削弱了對因人類開發和全球暖化而受到威脅的動植物的保障。

經濟考量優先於生態保護

具體而言,新提案允許在考慮哪些瀕危物種應受《瀕危物種法》(Endangered Species Act)這項長期環境法保護時,將經濟因素作為主要考量點。此外,兩個機構還提議廢除所謂的「全面性規則」(blanket rule),該規則將瀕危級別的保護措施自動擴展至被列為「受威脅」(threatened)的物種。這項全面性規則曾受到產權組織在聯邦法院的挑戰,但相關訴訟在特朗普政府重寫規則期間暫停。該規則現在將進入為期30天的公眾意見徵詢期,然後才會最終定案。

特朗普政府官員為其提案辯護,稱其為「常識性」做法。多年來,行業團體一直抱怨環境法對大型能源、礦業和開發項目的限制過於嚴格。內政部長道格·伯古姆(Doug Burgum)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本屆政府正在將《瀕危物種法》恢復到其初衷,通過清晰、一致和合法的標準來保護物種,同時也尊重依賴我們土地和資源的美國人的生計。」

環保團體強烈譴責

然而,環保團體譴責此舉可能對瀕危和受威脅物種造成毀滅性打擊。「野生動物捍衛者組織」(Defenders of Wildlife)的高級律師珍·達文波特(Jane Davenport)在聲明中指出:「本屆政府以犧牲棲息地為代價,推動鑽探、採礦、推土、伐木和開發,這將使美國備受喜愛的野生動物物種離恢復越來越遠,離滅絕越來越近。」她舉例說,像佛羅里達海牛(Florida manatee)這樣的受威脅物種,很可能因此失去已取得的恢復成果,並進一步滑向瀕危狀態。

環保倡議者同時強調,公眾對保護環境物種有著強烈的支持。「地球正義」(Earthjustice)的律師克里斯汀·博伊爾斯(Kristen Boyles)在一份聲明中說:「特朗普對《瀕危物種法》的攻擊嚴重誤判了形勢。大多數人不會允許為了少數億萬富翁和企業利益而犧牲我們的自然世界。」

來源:CNN

封面來源:美聯社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