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院將重審美墨邊境庇護限流政策

本報訊

最高法院週一(17日)同意審查一項由歷屆政府沿用的政策。該政策在美墨邊境以「等待名額」方式阻止移民提出庇護申請,直到有空間可處理他們的案件為止。

位於三藩市的加州最高法院總部厄爾沃倫大樓(Earl Warren Building)。美聯社

《美聯社》報道,大法官將審理特朗普政府提出的上訴。先前下級法院裁定,此一做法——俗稱「配額限流」(metering)——違法,因為美國邊境人員透過禁止移民踏上美國領土,從而限制每日可申請庇護的人數。

儘管總統特朗普在其第二任期第一天就全面暫停庇護制度,移民倡議團體指出下級法院裁決已無實際效用,但政府仍敦促最高法院介入審理。

該案將於冬末或明年春季初辯論。

「配額限流」最早始於奧巴馬政府時期。當時大量海地移民從墨西哥蒂華納湧至聖地牙哥的主要入境點,因此啟動此措施。特朗普第一任期則將此措施擴大至所有美墨邊境入境口岸。

這項做法在2020年因新冠疫情被更嚴格的庇護限制所取代,並於拜登總統2021年正式廢止。

儘管政策已不存在,司法部仍表示希望最高法院審理此案,因下級法院裁決剝奪了「歷屆兩黨政府在邊境大量湧入時,用以管控不可入境者案件審理流程的關鍵工具。」

聯邦地方法院法官巴尚特(Bashant)於2021年裁定,「配額限流」違反移民的憲法權利,以及聯邦法律所要求的「官員必須受理任何到場提出庇護意願者」的義務。

第九巡迴上訴法院隨後以2比1的判決維持巴尚特的裁決。該院29名法官中有12人投票要求全院重審,這項罕見動作可能正是吸引最高法院注意的原因。

尋求在美國避難的人,只要踏上美國領土,無論是否合法入境,都可以提出庇護申請。要符合資格,必須證明因種族、宗教、國籍、特定社會群體成員或政治意見等原因,在母國面臨迫害恐懼。

一旦獲得庇護,當事人即不會被遣返,並可合法工作、接家屬來美、申請永久居留,最終也可申請取得美國公民身分,代表他們可在美國展開永久生活。

 

新聞及封面圖片來源:美聯社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