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行山杖︱兩款現安全隱患易卡罅隙、手柄易脫 有$199品牌全數測試表現理想

行山杖是不少人行山必備工具。消委會測試19款可調校長度的行山杖,發現售價996元的「Camp Backcountry Carbon 2.0 Trekking Pole -Yellow (pair)」行山杖,預防受困設計表現「不太理想」;售價225元的「VR Traveler T920906 TK SKY 95(3Y)」,抗拉脫能力亦「不太理想」。

兩款行山杖安全測試不達標 分別卡罅隙、易甩手柄

消委會於今年6月至7月期間,從戶外活動用品店、體育用品店、百貨公司的體育用品專櫃等購買19款價錢介乎180元至1790元,可調校長度、聲稱最長使用長度在135厘米或以下的行山杖。11款採用直身手柄,當中有5款以一對的形式售賣,6款以單一支形式售賣;另外8款則採用T形手柄。消委員參考德國的行山杖標準DIN 79016:2024,測試行山杖的物理性能,包括量度全桿長度和腕帶關度,檢查有否尖銳角、銳利邊和表面是否粗糙;以及就手柄、桿身、擋沙碟和桿頭等進行多項檢測。

防止受困設計方面,行山杖須能以140牛頓或以下力量,將樣本的擋沙碟向上拉過一個65毫米闊的罅隙。18款樣本表現理想,惟「Camp Backcountry Carbon 2.0 Trekking Pole -Yellow (pair)」的擋沙碟需要205牛頓力量才能通過罅隙,高於標準限值,表現「不太理想」。

至於手柄測試,標準要求拉脫手柄的力量須達300牛頓或以上,惟「VR Traveler T920906 TK SKY 95(3Y)」僅需149牛頓力量就可拉脫手柄,抗拉脫能力「不太理想」。

相關新聞:

消委會︱20款冬季雙人被 Cottex及POLOTEX羊毛被「唔足秤」 聲稱純羊毛實測僅50%及23%

消委會測試19款可調校長度的行山杖,發現當中兩款表現并不理想。盧江球攝
消委會測試19款可調校長度的行山杖,發現當中兩款表現并不理想。盧江球攝

 

消委會建議按自身需要選購相對應行山杖。資料圖片
消委會建議按自身需要選購相對應行山杖。資料圖片

 

行山是市民、旅客假日的熱門活動。資料圖片
行山是市民、旅客假日的熱門活動。資料圖片

 

消委會建議按自身需要選購相對應行山杖。資料圖片
消委會建議按自身需要選購相對應行山杖。資料圖片

 

行山是市民、旅客假日的熱門活動。資料圖片
行山是市民、旅客假日的熱門活動。資料圖片

 

4樣本行山杖表現理想

不論價錢高低,都有在大部分測試項目表現理想的行山杖。有4個樣本在表面情況、預防受困設計、手柄、腕帶、桿身、桿頭、擋沙碟及膠套測試均表現理想。包括售719元的「Silva 38519 Trekking Pole aluminum Z-fold Grey 1 Pair」、售199元的「iPower AB601 Telescopic Trekking Pole」、售810元的「Mont-bell ALPINE CARBON POLE ANTI SHOCK (No.#1140191)」及售259元的「Onepolar Born for Adventure TP21-T7075-RD」。

消委會建議按自身需要選購相對應行山杖

消委會建議,消費者選購行山杖時要先了解自身需要。例如,所有種類的行山杖都足以應付一般遠足路線;難度較高的路線,則應選擇質素較高的行山杖;若需背負較重的行李,應選用可承受相應重量的行山杖。

消委會亦建議,選購直柄行山杖時,應在平地站立,以手握着行山杖的手柄,桿身垂直,桿頭向下貼着地面,然後調校桿長度,直至上臂和前臂之間的手肘位形成90度角,便是適合的使用長度。若打算使用雙杖,選購時便應同款購買一對,會較易平衡;不要混合長度或形狀不同的行山杖。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