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擬封殺旅遊禁令國移民綠卡申請

據報特朗普政府正計劃推出新政策,將總統旅遊禁令中的「國別因素」(country-specific factors)視為移民審批的「重大負面因素」,可能使多國申請人更難獲批綠卡、庇護、假釋及其他需「酌情審查」的移民身分。政策仍未最終確定,但已引發法律和人權團體強烈關注。

《紐約時報》獲得的內部文件草案顯示,根據新政策,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在審批相關申請時,將考慮特定國家是否欠缺足夠的身分審核與安全資料共享能力。文件指出,部分國家無法提供可靠證件或簽發權威不足,影響移民官判斷申請者是否符合資格。新規劃擬將這些缺陷列為負面因素,即使申請人已在美合法居住多年亦不例外。

今年6月簽署的旅遊禁令,共禁止12國公民入境,包括阿富汗、乍得、剛果共和國、赤道幾內亞、厄立特里亞、海地、伊朗、利比亞、緬甸、索馬里、蘇丹及也門;另7國則被施以部分限制,包括布隆迪、古巴、老撾、塞拉利昂、多哥、土庫曼及委內瑞拉。上述國家公民不得永久入境或申請特定類別簽證。

政府表示,禁令是基於國安考量。特朗普6月曾稱,一宗本土恐襲事件凸顯「未經適當審核的外國人入境帶來的極端危險」,並指某些國家公民逾期居留風險較高。

專家普遍憂慮新政策將使旅遊禁令效力進一步延伸至已合法居住在境內的人士,而他們早已通過國安審查並獲合法居留許可。前移民局官員范爾維德(Michael Valverde)則指出,移民局過往確曾面對難以核實的外國證件,但從未將「難以查證」視為負面因素。他質疑新政策或將成為某些國家申請者的「事實性封殺」。

多名政策分析員預期,新政策實施後,綠卡及酌情審查案件的拒批率勢將上升,並引發法律挑戰,尤其此次針對的對象是「已在美國境內的合法居留者」。移民局拒絕就內部草案置評。本報訊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