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十月裁員創22年新高,AI之外的警訊是什麼?

根據就業諮詢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週四發布的報告,隨著人工智能(AI)持續衝擊勞動市場,美國企業在十月份宣布的裁員人數急劇增加。上個月宣布的裁員人數攀升超過15萬3千人,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加了175%,創下自2003年以來最高的十月份增幅。今年前十個月的累計裁員公告已超過一百萬,較去年同期增長了65%。

報告指出:「這是二十多年來最高的十月份總數,也是自2008年以來第四季度單月最高紀錄。與2003年相似,一項顛覆性技術正在改變整個行業格局。」該公司表示,美國勞動市場在經歷了疫情時代的繁榮後持續走向正常化,但同時也點名「人工智能的普及、消費者與企業支出的疲軟,以及成本上升」是讓企業面臨壓力的關鍵因素。事實上,包括亞馬遜(Amazon)和塔吉特(Target)在內的大型企業近幾個月都宣布了大規模裁員,其中多家公司將人工智能列為原因之一。然而,裁員公告並不意味著失業率會立即上升。

政府停擺下的數據真空

評估當前勞動市場的健康狀況變得異常複雜,因為美國政府的停擺已創下史上最長紀錄。自十月初以來,官方經濟統計數據的發布已全面暫停,其中包括勞工部備受關注的就業報告,該報告涵蓋了失業率和月度薪資增長數據。原定於10月3日發布的九月份就業報告至今尚未公布,而本應於本週五發布的十月份就業報告也將缺席。這種情況使得像美聯儲官員這樣的經濟決策者難以做出重要判斷。

投資者和決策者目前只能轉向替代數據來了解美國經濟狀況,例如ADP週三發布的私營部門薪資數據以及查林傑公司的報告。然而,正如美聯儲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在上個月的記者會上所說,私人數據無法取代被廣泛視為衡量全球最大經濟體「黃金標準」的政府數據。這些官方數據的持續缺失可能會擾亂貨幣政策的制定,並使未來的減息面臨風險。鮑威爾表示:「我們有可能需要採取更為謹慎的態度。」

來源:cnn.com

封面來源:美聯社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