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延\u743c醫生)
10月初,壽臣山的一宗新聞令人心碎——一名女子上吊身亡,7個月大的女嬰被女子在浴盆溺斃倒臥廚房。警方初步懷疑,這是一宗與產後抑鬱相關的悲劇。
社會總愛以「母親最偉大」的光環包裹每位新手媽媽,但現實往往殘酷。研究顯示,六個有一個產婦會出現產後抑鬱症(Postpartum Depression)。產後抑鬱症有三分二發生在產後六個月,但在產後一年內隨時可以發病。她們可能情緒低落、易哭、失眠、覺得自己是「壞媽媽」,甚至覺得與嬰兒格格不入,孩子喜歡傭人多過自己。
若這情況惡化,部分人會出現幻覺、妄想——相信孩子被詛咒,是小魔怪,他的將來是一條看不到盡頭的幽暗隧道,媽媽真心認為只有「結束一切」才是彼此真正的解脫。
這並非冷血,而是一種深層的絕望。作為精神科醫生,我曾見過許多媽媽在病情穩定後泣不成聲:「我不是想害他,我只是太痛苦,根本望不到隧道的出口,整天對著孩子也太孤單。」這些悲劇,其實可以被預防。
產後的女性體內荷爾蒙劇烈變化,比產前荷爾蒙下降二百倍,加上長期缺眠、角色轉換、家庭與社會壓力,「完美母親」的期望像無形枷鎖般勒緊心靈。她們需要的,不只是「你要堅強」,而是真實的支持——讓她有休息的空間、有人願意聆聽、有人陪她看醫生。
家人若聽到她說:「我好沒用」、「我照顧唔到BB」、「我想消失」,請別當作情緒化,而是可能的求救訊號。伸出援手,比任何說教更重要。
生命可以重新開始,但前提是——我們願意開口、願意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