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農業區高溫 盼助保農工安全

南加州尼蘭(Niland)農工離開甘蔗田時手持冰桶與大陽傘。美聯社

炎熱氣候令南加州帝國谷(Imperial Valley)成為加州重要農業重鎮之一,但同時也為農工帶來危險。聖地牙哥州立大學研究員正研究熱壓力對農工健康的影響,以及該地區最炎熱區域的情況,希望結果能幫助了解農村熱島現象、找出研究缺口,並制定在氣候變化下更有效保護農工的措施。

州府與聯邦資料顯示,自20世紀以來,加州平均氣溫已上升近3度。暖化趨勢持續,截至2024年的過去8年中,有7年氣溫創下紀錄。雖然全州都在升溫,南加州的升溫速度卻是北加州的兩倍。

聖地牙哥州大研究團隊與農工倡議組織Lideres Campesinas合作,探討農工的熱壓力如何隨作物種類、季節及休息次數而變化。

過去兩年,研究員從300多名農工收集全年數據,利用感測器監測他們工作時的體溫與心率。同時,在田間設置環境監測器,量測氣溫、濕度、風速、太陽角度及雲量,並計算綜合溫度熱指數(WBGT),這是評估熱壓力的主要標準。研究團隊亦結合衛星影像及歷史與當前的 WBGT 數據,為高溫區域繪製地圖,特別聚焦帝國谷與科切拉谷(Coachella Valley)。

研究員比較地表作物與樹木作物在不同收成月份對農工熱暴露的差異,也發現夏季為灌溉及整地而工作的農工熱風險更高。州府數據顯示,2023至2024年間,帝國縣約有1萬7579名移民及季節性農工受僱。該地每年平均有123天氣溫超過95度,8月至9月初常突破110度。

聖地牙哥州大初步數據顯示,帝國谷農地灌溉在白天可降低夏季WBGT,因水蒸氣具冷卻作用;但夜間卻相反,隨濕度上升,灌溉使WBGT上升,並透過水分傳導加劇農地與鄰近休耕區的熱能累積。

研究團隊指出,這些結果可用來建議農工依據WBGT安全門檻與輪班狀況調整休息頻率,以減少熱壓力影響。研究員強調,雖然加州已訂立高溫作業規則,但執行力度不足。美聯社電

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