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表亞太區經濟展望報告,指出今年下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有所放緩,對全年GDP增長預測為4.5%,並考慮美國加徵關稅影響日漸顯現,預計明年GDP增長進一步降至4.1%。不過IMF是次上調中國及香港今、明兩年的GDP預測。
上調中港GDP兩年增長預測
IMF將香港今、明兩年,GDP增長預測分別是2.4%及2.1%;而中國GDP增長預測是4.8%及4.2%。
關稅拖累對亞洲出口需求 牽動投資情緒
IMF表示,美國加徵關稅和保護主義抬頭很可能導致對亞洲出口的需求減少,並最終拖累亞洲經濟增長,雖然已見不斷達成新的初步貿易協議,但前景風險仍偏向下行,而且對投資和市場情緒的拖累可能大於預期。
亞太區內消費信心不足 內需難廣泛復甦
該組織指出,外部挑戰加劇亞洲區的內部挑戰,很多國家的內需仍低於疫前水平,特別是消費表現,當中因服務業持續疲弱、房地產低迷,以及消費者信心不振,均抑制消費動力。IMF續指,區內國家債務高企導致財政支持空間有限、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以及金融結構帶來的效率低下,均阻礙內需廣泛復甦。
實現經濟再平衡至關重要
IMF認為,短期內亞太區國家政府應採取針對性的財政及貨幣政策,來緩解貿易衝擊,並提供臨時性支持,同時結構性改革對於改善中期增長潛力,以及實現經濟再平衡至關重要,包括支持服務業發展、提升金融中介效率、減少對資本錯配的激勵,以及減輕人口老化影響等多方面措施。該組織特別指出,政府需監測人工智能(AI)領域的新挑戰和機遇,且可能需要完善監管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