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基金公會稱近三成受訪者盼MPF增加密貨幣基金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最新香港強積金投資者調查顯示,在強積金基金選擇方面,53%受訪者認為目前的基金類型足夠,而最多受訪者期望強積金計劃新增的投資選項依次為可持續發展基金(37%)、先進產業基金(31%)、高息債券基金(30%),以及加密貨幣基金(29%)。

是否加入強積金需考慮細節

該公會退休金委員會聯席主席曹偉邦表示,這些基金是訪問時投資者表示有興趣,但會否因此而加入強積金制度中,需要細節考慮,包括是否對所有投資者都有好處,因為強積金成員有數百萬個,以及此為長線投資,正面來看,可能會將市場期望新增的基金歸納為一類型的基金。他個人認為,在受訪者期望新增的投資選項中,部分選項有較高風險,亦非所有人了解,並提及加密貨幣的升幅大、但波動大。

45%受訪者稱供款不足夠

對提高強制性供款總額方面,調查發現45%受訪者表示不足夠,並需要提高,而18至29歲與50歲以上的兩個年齡區間的投資者,均展現對提高供款比率的較高接受度,兩者均達55%。他指出,此為正面發展,意味市民對強積金的認受性提高,可幫助規劃退休。

一半受訪者曾用AI規劃退休

另外,一半受訪者指曾使用人工智能(AI)工具進行退休規劃,18至29歲群組的日常使用率更高。30至39歲受訪者中,53%表示尚未使用AI進行退休規劃,但大部分感興趣。儘管AI使用越趨普遍,受訪者對AI生成退休建議的整體信任度仍然偏低,僅為35%。他分享,個人曾使用AI,認為有趣及建議中肯,對於不懂得投資但又想了解更多的市民為一個好開始,可以給予一個方向,信不信則是個人選擇,多一個參考不是壞事。該公會退休金委員會聯席主席陳宇昕提醒,現時詐騙較多,應小心挑選可信賴的渠道,可參考可信性高的金融機構、受監管機構,以及投委會等。

76%人每年檢視強積金投資組合

曹偉邦提及,76%受訪者至少每年檢視強積金投資組合,隨著積金易(eMPF)平台即將全面運作,相信大部份投資者會較為上心、多查看個人投資計劃,因為當知道有多少個強積金個人帳戶,才可以整合,繼而考慮投資策略。不過,他提醒不要輕易做出不合適的決定,故仍需要繼續進行投資者教育。

調查發現,63%在職人士預期退休收入來源為強積金儲蓄提取;49%退休人士現行退休收入來源為強積金儲蓄提取。另外,35%受訪者預計每月退休開支介乎1萬至2萬元,而18至29歲僱員預期需要更高的退休每月資金需求,為23,324元。陳宇昕解釋,受訪者會參考其現時收入,而預計每月退休開支,例如是收入的三分之二或75%。

該公會委託市場研究機構善美佳(Cimigo)於今年8月22日至9月1日以網上調查形式訪問1000名香港僱員和退休人士。

即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