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陳程威三藩市報道
10月份是全國聽力保護月。為此安樂居(On Lok)邀請聽力學專家寇茨(Dr. Julia Coats)與大家分享長者聽力健康的重要性。寇茨指出,聽力損失不僅影響溝通,更與失智症及社交孤立有密切關聯,提醒長者應及早進行檢測並配戴助聽器,以維持生活品質。
寇茨博士表示,長者最常見的問題是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主要源於內耳細胞與神經隨年齡退化。「很多人會抱怨別人在『含糊不清地講話』,其實是因為他們聽不到高頻的子音,導致語意理解困難。」她指出,這種狀況在英語使用者尤為明顯,而中文、越南語等聲調語言因語音頻率較低,長者往往到較嚴重時才意識到溝通困難。
她強調,聽覺並非只靠耳朵,而是需要大腦處理訊號,因此高齡長者往往同時面臨腦部訊息處理變慢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有些長者在特定情境下「聽得懂」,在日常生活中卻顯得難以理解。
在談到長期影響時,寇茨博士指出,研究顯示未治療的聽力損失與失智症早發、症狀加重有關,但若長者及早配戴助聽器,便能顯著降低這種風險。此外,聽力受損會使長者逐漸退縮於社交場合,增加孤立感,對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她建議,65歲以上的長者應定期進行聽力檢測,最好能像驗血、驗視力一樣納入常規檢查。「我常遇到九十多歲才第一次做聽力測試的老人,這在醫療體系裡是不應該發生的,」她直言,及早建立基準值,能幫助醫師追蹤聽力變化並及時介入。
對於有家族遺傳、或長期暴露於噪音環境的人群,寇茨博士建議應更早開始檢查。她同時提醒,若兩邊耳朵聽力差異過大,可能涉及中風或腫瘤等更嚴重問題,應立即就醫。
寇茨博士表示,期望讓更多社區長者了解聽力保健的重要性,鼓勵民眾善用機構的醫療資源,避免延誤治療。
超過一半的安樂居主診醫師擁有老年醫學的高級培訓,在美國類似的醫療機構首屈一指。他們曾在耶魯大學(Yale)、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UCSF)、史丹福大學(Stanford)、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和布朗大學(Brown)等全美頂尖學府接受醫學培訓。
查詢你或家人是否符合資格加入安樂居的貼心專業醫療護理服務,請致電熱線1-866-211-1578 TTY:711
聽力學專家寇茨(Dr. Julia Co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