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長貝森特22日證實,為報復中方管制稀土出口,美方正考慮限制對中國出口使用到美國軟件的各類產品,包括筆記本電腦及飛機引擎等高科技設備。
綜合路透社、美聯社等多家媒體報道,特朗普22日在白宮表示,計劃於下月訪問韓國期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一場「長時間會談」,期望在會談中與中方達成多項協議,包括恢復美國農產品進口、尋求俄烏戰爭停火及就俄羅斯石油出口問題尋求共識。他並認為習近平對俄羅斯總統普京有重大影響力,可協助結束俄烏戰事。他強調:「我們會談得很長,這將是一場對全球極為重要的對話。」中方至今仍未證實習近平會同特朗普會面。
領導人會面前,美中兩國動作頻頻。特朗普早前曾在社群媒體平台發文宣布,他將自11月1日起對銷往美國的中國貨品加徵100%關稅,並對「一切關鍵軟件」實施新的出口管制,但未提及進一步細節。路透社引述1名美國官員及3名聽取過美國當局簡報的人士說法稱,特朗普政府考慮限制含有美國軟件或使用美國軟件製造的產品出口到中國,且限令涵蓋全球。這將兌現特朗普所宣示的「關鍵軟件」出口管制。
據悉,有關措施可能會於特朗普訪韓期間正式宣布,但未必立即落實,主要用作「向中方施壓」,以促使談判讓步。
目前,美方內部意見分歧嚴重,部分官員主張採取較溫和、影響較小的方案,以免傷及本國企業。但其中2名人士指出,光是特朗普政府考慮對中國祭出如此規模管制,顯示其正在評估是否要大幅升高與北京的對抗態勢。
報道指,若美國正式限制這類「軟件驅動產品」出口,將標誌美中科技戰進一步升級,影響範圍或超越芯片與人工智能領域。恐怕會造成全球對中國貿易大亂,尤其是科技產品部分;但也可能讓美國經濟付出代價,因為大量國際產品在製造過程中均需使用美國軟件與技術,範圍涵蓋航空、汽車、電子消費品及工業設備。
貝森特22日在白宮被問及相關問題時,確認所有選項及提議都可以討論和考慮。如果有關出口管制,無論涉及軟件或引擎,都可能與七國集團的盟友協調。他又說,美國高層官員懷著良好的意願和極大尊重,與中國政府進行談判。
對此,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重申,中方反對美國實施單邊長臂管轄措施,誓言如果美國沿著錯誤的道路走下去,中方將採取堅決措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與此同時,甲骨文、亞馬遜和埃克森美孚等美國公司組成的游說團體,要求特朗普政府立即暫停對中國實施的穿透性出口管制,指相關限制導致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美國出口活動受阻,並將促使中國等國家將美國企業由供應鏈中剔除。他們提及的穿透性出口管制是美國商務部9月29日宣布,將美國實體清單中企業持股超過50%的子公司,一併納入清單,禁止獲得美國技術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