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離立法會選舉提名期展開只有一星期,特區政府昨主辦「行政立法同心治港創未來」研討會,無論對有意參選的政界新丁,抑或爭取連任的舊人,皆有啟示。特首李家超發表主題演講,肯定完善選舉制後的立法會表現,例如審議通過法案較上屆同期增加6成,一些重要民生法案亦獲通過,解決纏繞多年的老大難問題。他又強調要堅持行政主導,希望來屆議會「行政立法進一步互相配合、互相制衡」。
政府日前發訊息邀請政商界人士參加研討會,列明主題是「在新時代『一國兩制』愛國者同心治港下,行政立法無縫配合,創新改革」。「無縫配合」4字,中央或特區官員過往皆未曾提出,引起關注。港澳辦主任夏寶龍2022年會見議員時提到,行政立法機關是相互制衡、相互配合的關係,且重在配合。
特首昨日逾3000字發言中,未有提到「無縫配合」字眼。他強調要堅持、維護行政主導,並深信下屆議會必將延續本屆立法會的良好勢態,「進一步展現行政主導和愛國者治港原則相適應下的良政善治,行政立法進一步互相配合、互相制衡。」





相關新聞:立法會選舉|李家超:來屆議會進一步展現行政主導 鼓勵「有管治能力」者參選
研討會上,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譚耀宗有論述「無縫配合」,他認為首先要「思想上改變」,建立行政立法命運共同體意識,把自己當作管治團隊一員,目標一致,但強調立會並非橡皮圖章,凡是政府法案皆舉手通過。
不過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認為,完美配合實際上不太可能,過程中定有摩擦;而議員既要制衡又要配合,相當考驗政治技巧。他認為,最重要是行政立法機關合力解決問題,這是中央所期許。
政圈中人指,「無縫配合」其實只是題目,特首已經闡述清楚,將之說成提升相互配合的層次似乎是過分解讀,更重要是完善選舉制度後,重塑行政立法關係,能夠提升議政質素,促進良政善治,讓香港更好發揮香港優勢,政府也能高效推出拼經濟、惠民生的實質舉措。
近日多名現任議員先後宣布棄選,有建制中人表示,來屆議會有不少「新丁」加入,當中部分人未有充分政治歷練,也未必熟悉當今行政立法關係,若新丁只顧爭表現博眼球,對新時代下的議員定位欠認識,並非好事,形容今次研討會對有意角逐者起「提醒」作用,倘自覺未能適應新政治生態,應考慮是否參選。昨日研討會台下,不少是有意參選的政界人士。
選舉提名期下周展開,李家超昨日鼓勵愛國愛港立場堅定、有管治能力及熱心服務公眾的優質人才參選,當中「有管治能力」一項以往少有提及。今年3月兩會,中央官員要求選出愛國愛港、有能力、有賢德的人士參選,未特別提到「管治能力」。
劉兆佳指,立法會是管治架構一份子,治理能力也是衡量參選者的標準之一,議員需要不斷提高水平,為政府出謀獻策、一同落實目標。他相信新丁即使未有充足參政歷練,若在大機構有管理經驗,具備全局觀也對議會工作有幫助。
聶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