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追擊|新興日韓航線「短命」 最短僅營運7個月 航空專家分析:市場策略大變 轉向內地尋穩定客源

今夏日本大地震傳言未成真,卻已「震動」多條往返港日航線。《星島》統計發現,今年內至少已有7個日本航點遭航空公司取消或暫停,不少開辦未夠一年已「壽終」,最「短命」飛仙台的航線更只開辦7個月便停飛。多名航空及經濟學者分析,航空公司雖然不斷縮減日韓航線,但仍值積極開拓內地三、四線城市,以及東南亞市場的航線,反映在資源配置及市場地位上出現「策略轉變」;也顯示新興航空公司正尋求突破,冀連接內地客源較穩定的航點以鞏固收益。

靜岡線10.26停飛 小松線停飛約2月後復飛

日本素來是港人「外遊重鎮」,惟今年初不斷升溫的「南海海槽大地震」傳聞,打消不少人暑假赴日意欲,更令多條飛日本航線面臨停飛局面。繼大灣區航空傳出終止米子及德島航線,本月初網上亦流傳香港快運將在下月底起暫停香港往返日本靜岡航線;往返香港及日本小松航班,亦將在明年初停飛。有網民反映本身買了香港快運明年3月赴靜岡的來回機票,惟「9月9日通知改咗成田(升降)」。

而上述航空公司在回覆《星島》查詢時,亦承認對日本航點作出調整。香港快運指,有持續定期檢視航線網絡,以更好地配合市場需求,提升營運效率;而經全面評估後,決定在10月26日暫停來往香港與靜岡航班;並在明年1月8日至3月28日暫停來往香港與日本小松的航班,但計劃在3月30日復飛。翻查資料,即靜岡航線開辦約10個月便暫停運作。

大灣區航空停飛米子、德島屬「商業考慮」

至於今年初已停辦首爾航線的大灣區航空則指,審視最新市場情況後,在9月起會暫停米子及德島定期航班服務,直至另行通告,強調做法是基於「商業考慮」;亦謂日本及內地均是公司的重點市場,會密切留意市場變化調整航點和班次。

相關新聞:新聞追擊|旅遊業界指日韓航線多元 替代路徑不難尋 對旅客影響不大

香港航空去年至今亦開設呼倫貝爾、西安、麗江、及寮國永珍的航班。資料圖片
香港航空去年至今亦開設呼倫貝爾、西安、麗江、及寮國永珍的航班。資料圖片

 

香港快運指,有持續定期檢視航線網絡,以更好地配合市場需求。資料圖片
香港快運指,有持續定期檢視航線網絡,以更好地配合市場需求。資料圖片

 

今年起已有最少7個日本航點被取消,但就同時亦新開逾10個內地航點。圖為大灣區航空。蘇正謙攝
今年起已有最少7個日本航點被取消,但就同時亦新開逾10個內地航點。圖為大灣區航空。蘇正謙攝

 

今年起已有最少7個日本航點被取消,但就同時亦新開逾10個內地航點。圖為大灣區航空。蘇正謙攝
今年起已有最少7個日本航點被取消,但就同時亦新開逾10個內地航點。圖為大灣區航空。蘇正謙攝

 

快運於去年12月17日開通每周3班直飛富士山靜岡機場的航班,能打出「直飛櫻桃小丸子故鄉」標語,但未足一年便「退場」。資料圖片
快運於去年12月17日開通每周3班直飛富士山靜岡機場的航班,能打出「直飛櫻桃小丸子故鄉」標語,但未足一年便「退場」。資料圖片

 

經濟學者麥萃才則指,取消航線多數源於客量不足、營運虧損或整體財務策略考慮。資料圖片
經濟學者麥萃才則指,取消航線多數源於客量不足、營運虧損或整體財務策略考慮。資料圖片

 

航空公司拓內地航點

不過日本降班減少,卻未阻礙航空公司開拓內地、東南亞及「一帶一路」城市航點的意欲。大灣區航空今年先後開辦六個新內地航點,包括張家界、桂林等,以及上月月及本月開通的山西大同、湖北恩施,內地航點增至九個。香港航空去年至今亦開設呼倫貝爾、西安、麗江、及寮國永珍的航班;香港快運則將內地航點由3個翻倍至6個,包括增加直飛常州等地航班。

航空政策研究學者:航線未必因無客停辦

航空政策研究學者袁志樂表示,今年上半年受日本地震傳言影響,港人赴日意欲顯著下降,令多間航空公司提前重新評估航線部署。他坦言,頻繁的航線調整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旅客及商務客信心,「包括令消費者傾向臨近出發日期前才購票,以避免臨時減班的風險」。但他認為,航線「短命」不會影響航空公司未來爭取當地航權,「且航線未必因無客而停辦,因本港不少航空公司主力是波音飛機,不排除是新飛機供應問題,令新航線面臨挑戰」。

袁志樂續指,多間航空公司加強在內地三、四線城市布局,主因與內地旅客來港意欲較穩定,航班需求相對平均有關,「尤其香港或是部分內地城市的唯一境外航班,加上香港與內地商貿、人文交流往還越加緊密,有市場就有穩定收益」。

麥萃才:加開內地航班的策略合理

經濟學者麥萃才則指,航空公司若已取得航權,通常不會輕易放棄航線,「取消航線多數源於客量不足、營運虧損或整體財務策略考慮,無生意繼續飛又會蝕本,長痛不如短痛,CUT線或是更直接的選擇」。他認為,航空公司在減少熱門且高競爭的國際航線同時,加開內地航班的策略合理,尤其新興航空公司可更靈活調配資源開拓小眾市場,「如有航空公司用大灣區為名,就更應發揮與內地城市連接特點,做較少人飛的航線,反而可能突圍而出」。

記者 謝宗英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