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盤點 美國政府停擺後的衝擊

本報訊
由於國會僵局未能及時通過撥款,美國政府自週三(1日)起正式關門(停擺),華府正為可能持續的停擺局面作準備。

《美聯社》報道,共和黨原本支持一項短期撥款方案,將現有政府資金延長至11月21日,但民主黨否決,堅持方案必須處理健保相關問題。他們要求撤銷特朗普總統今夏大型法案中的醫療補助(Medicaid)削減,並延長稅收抵免,讓數百萬透過《平價醫療法》市場購買保險的民眾保費更可負擔。共和黨則斥這是「不可能接受」的方案,會讓納稅人多花逾1兆美元。雙方目前毫無妥協跡象。

美國政府於10月1日關門第一天,華盛頓國家檔案館前立著一塊「關閉」的標誌。美聯社

政府關門後會怎樣?
撥款中斷後,法律要求各部門必須強制休假「非必要」人員,而「必要人員」如負責生命與財產安全者則須繼續工作,但在停擺結束前無法領薪。白宮預算局已在週二晚向各部門下達指令,啟動有序停擺程序。國會預算局估計,關門期間每日約有75萬名聯邦員工被迫休假,薪資損失每天約4億美元。

哪些工作持續進行
相當多的業務仍會繼續。聯邦調查局(FBI)、中央情報局(CIA)人員、空管人員、機場安檢人員及軍人將持續工作。強制性支出項目不受影響,例如社安金仍會發放,長者仍能使用醫療保險(Medicare)就診,醫療院所可獲補償。退伍軍人醫療服務也不中斷,退伍軍人醫療中心及門診照常開放,相關福利繼續發放,全國退伍軍人公墓的安葬儀式亦不會停辦。

被迫休假的員工還能領薪嗎?
能。國會2019年通過法律,規定停擺結束後,休假員工可獲追溯補薪。但停擺期間,他們及仍須上班的「必要人員」可能會暫時收不到薪水。軍人亦將在政府重新撥款後獲補薪。

郵件還會寄送嗎?
會。美國郵政署不受政府關門影響,因其資金來自郵政產品與服務收入,而非稅金。

哪些服務會停?
各屆政府在關門時有一定裁量權,可決定哪些服務暫停。2018至2019年特朗普任內的部分停擺為史上最長,當時白宮試圖減輕衝擊。但本週二,特朗普威脅可能加大停擺痛苦,直言:「我們能做一些不可逆轉、對他們(民主黨)不利的事,例如大規模裁減人員、削減他們喜歡的項目。」

各部門需制定停擺計畫,界定哪些員工留守、哪些休假。白宮預算局甚至威脅在關門時大規模裁員,稱凡資金未經特朗普今夏大型法案保障、又不符合總統優先事項的項目,都應考慮發出裁撤通知。這比以往停擺更為激進,以前休假員工可在復工後回崗,但裁撤不僅意味解僱,更是刪除職位,將使已因共和黨政府效率部等機構推動裁減而緊縮的聯邦人事再受重創。

各部門應變計畫
— 衛生與公共服務部(HHS):將休假約41%人員,近8萬人中超過3萬人暫停工作。疾控中心(CDC)仍會監控疫情,但有關疾病研究與防治將停止。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的臨床研究與病患照護受影響,現有病患繼續治療,但新患者除特殊情況外不得入組,新的研究也無法展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則表示其保護公共健康的能力將「嚴重受影響」,例如不受理新的藥品與醫療器材審查。

— 國家公園管理局(NPS):計畫休假約三分之二人員,但大部分公園仍對外開放,道路、步道與露天紀念地點可供參觀。若出現破壞或垃圾堆積,部分景點可能被迫關閉。過去2019年長達35天的停擺中,約書亞樹國家公園因人手不足發生破壞事件。

— 史密森學會(Smithsonian):轄下博物館、研究中心與國家動物園至少到下週一仍維持開放。

經濟影響
國會預算局局長斯威格爾(Phillip Swagel)表示,短期停擺對經濟影響有限,因員工最終可獲補薪。但若時間拉長,將引發外界對政府角色及資金支持項目可持續性的疑慮。他強調:「短期看影響不大,但長遠而言,政府關門對經濟確有負面衝擊。」

高盛研究指出,過去幾次長期停擺,股市最終收盤時普遍持平甚至上漲。高盛首席美國政治經濟學家菲利普斯(Alec Phillips)估算,全面停擺每持續一週,會直接拖累經濟增長約0.15個百分點,若計入私營部門間接效應則達0.2個百分點,但政府重啟後的下一季,增長率會相應回補。
新聞及封面圖片來源:美聯社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