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屆政府不再推行垃圾收費。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日(29日)表示,政府決心推動減廢,目標在2035年達至「零廢堆填」,強調只是暫緩垃圾收費,而非擱置或取消計劃,形容計劃屬「備用工具」,將來減廢成果若足夠,或許不再需要垃圾收費,否則需再思考是否再用收費模式,以推動減廢回收。他認為在推動減廢回收方面,環境及生態局和環保署,已盡力體現行政長官以結果為目標的要求,以及「部門首長責任制」下要求有效管理的精神。
謝展寰 :政府決心推動減廢 目標2035年達至「零廢堆填」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今日舉行會議,謝展寰在開場發言時表示,本屆政府成功扭轉廢物棄置量長期上升的趨勢,都市固體廢物每日平均棄置量,自2021年起平均每日11358公噸,減到2024年的10510公噸,今年上半年更減至10141公噸,整體回收率更由2020年的28%,2024年上升至34%。他重申政府決心推動減廢,目標在2035年達至「零廢堆填」,擺脫依賴堆填區處理都市廢物,政府過去一年亦加強推動回收配套,並取得顯著成效。





7至8成受訪市民認為現階段不應推動垃圾收費
謝展寰提到,垃圾收費作為推動減廢回收的一項工具,市民和社會的廣泛支持為順利推行的先決條件,多項調查結果顯示,有7至8成受訪市民認為現階段不應該或不適合推動垃圾收費,市民更加願意接受協助性和鼓勵性的減廢回收措施,物業管理、清潔和飲食業等行業都表示不希望急於實施垃圾收費。
他續指,從市民和業界聲音可見現階段,社會不支持實施垃圾收費,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提出11項措施支持本地經濟,特別中小企,政府應因時制宜來推動減廢回收工作的策略,考慮到垃圾收費只是工具政府目的是推動減廢回收和「零廢堆填」,本屆政府推行的各項減廢回收工作已收到明顯效果,所以政府決定維持暫緩實施垃圾收費。
他又表示,政府會透過宣傳教育、持續完善回收網絡、善用市場的發展環境基建,以及緊密與行業協作,方法推動全民減廢和分類回收。
新界東北議員李梓敬問到政府會如何加強回收率,以及如何增加綠綠賞的使用率。謝展寰強調政府只是暫緩垃圾收費,而非擱置或取消計劃,形容計劃屬「備用工具」,有需要的時候可以使用。他續稱,政府會加大宣傳教育,與屋苑合作加強回收,透過方便的方式鼓勵更多人參與回收工作。
狄志遠關注何時適合推行垃圾收費
新思維議員狄志遠問到,政府甚麼時候適合推行垃圾收費。謝展寰重申政府推動減廢回收決心不變,2035年達「零廢堆填」目標絕不改變,將來減廢成果若足夠,市民投入足夠或許不再需要垃圾收費,如果投入不夠的話,則需再思考是否需要再用垃圾收費這項工具去推動減廢回收,強調政府將會繼續努力。
九龍中議員楊永杰支持政府暫緩垃圾收費,但稱坊間或關注事件是否涉及「部門首長責任制」問題,官員會否需要問責。謝展寰指政府認為不能拘泥某一種方法或手段,要正面回應民意,因時制宜制定新的方向,尋求其他有較方向達目的,重申在推動減廢回收方面環境及生態局和環保署已盡力體現行政長官以結果為目標的要求,以及「部門首長責任制」下要求有效管理的精神。他續稱「部門首長責任制」要求部門首長做好管理,部門首長掌握社會對垃圾收費的民意亦為管理一部分,認為局方和署方已盡力履行責任。
身兼行會成員的民建聯議員陳克勤關注,政府將如何減低購買廚餘機的成本。謝展寰指,政府會不斷試驗新技術去處理廚餘,例如大規模收集儲存的廚餘機器,以及可在地儲存的技術,希望將收集和處理價錢降低,用更具成本效應方式加大廚餘收集網絡。
記者 林彥汛
攝影 盧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