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連8日的內地國慶黃金周即將來臨,適逢中秋佳節,預料將有154萬名內地旅客訪港。有旅遊業界人士表示,今年國慶黃金周導賞活動等一日遊產品需求增加,相比去年增長約1成半至2成,又指「四山」旅遊的相關產品會在10月底後正式登場,有信心會有吸引力。亦有業界人士指,日後會考慮推出「紅色旅遊」相關路線,因其具教育意義且屬較新產品。
導賞活動等一日遊產品需求增加
旅行社經理林炳成預計,國慶黃金周的旅行團生意與去年相若,但由於自由行旅客比例較高,導賞活動等一日遊產品需求則增加,相比去年增長約1成半至2成,「許多旅客透過網上資訊認識香港景點,選擇不全程跟團,而是參加一日遊,例如前往西貢等地,既方便又能深入體驗。」




今年《施政報告》中提出,政府會落實「四山」旅遊,涵蓋太平山、鳳凰山、西貢海和大帽山,以及進一步打造新景點。林炳成透露,「四山」旅遊的相關產品正籌備中,但不會在國慶期間推出,預計10月底後才會正式登場,因為行山屬戶外活動,天氣涼爽時體驗更佳和更安全,認為這些新產品具潛力,關鍵在於如何包裝,同時希望政府能提供更多配套,例如改善交通、增設景點介紹等,讓旅客能獲取更多資訊。他表示,會因應需求安排不同路線,例如大型如20人團可選擇較簡單的太平山路線,小團體則可挑戰昂坪等難度較高的行程。
新增「紅色旅遊」路線
他續謂,公司亦新增了「紅色旅遊」路線,包括香港沙頭角抗戰紀念館、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等,吸引不少本地市民參與,認為這類活動有助讓更多人了解香港歷史。他指,歐美旅客對「紅色旅遊」較有興趣,內地旅客由於在當地已能參觀大量類似景點,未必會專程來港參與相關路線,通常只會在一般的行程中加入部分紅色景點。不過,有部分包團專門參觀相關景點,包括本地及內地學生等。
旅行社執行董事胡景豪期望,今年國慶黃金周生意比去年增加約1成。他指,由於公司的國慶行程早前已推出,「紅色旅遊」今次未必來得及安排,但日後會考慮推出相關產品,「因其具教育意義且屬較新產品,推出不同的產品,相信對業界也是好事」,相關路線的主要客群為學生及海外華僑,他們希望深入了解相關歷史。
「四山」旅遊方面,胡景豪表示,相關路線自由行旅客較多,旅客可參考旅發局等各種渠道安排行程。現時不少旅行社亦已推出多種半天遊產品,包括大嶼山、大澳及昂坪等地點,涵蓋行山、出海等多元體驗。他期望不同行程能吸引旅客更頻密訪港,甚至一年多次,真正做到「無處不旅遊」,在每一次行程中都能發掘新的樂趣。
「四山」旅遊具有吸引力
旅遊業議會總幹事楊淑芬表示,許多內地旅客喜歡行山,相信「四山」旅遊具有吸引力,推廣相關項目亦有助分流,避免旅客集中於單一景點。她表示,目前市場上已有部分「四山」旅遊團,但數量不多,現時政府牽頭推廣,相信可增加供應。不過,行山活動必須考慮安全因素,需要有合適的導遊帶隊,並具備相關知識與裝備,不僅是講解風景,還要照顧隊友,這些都需要更多配套及人力資源。她又提到,早前業界曾組織「紅色旅遊」踩線團,前往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鯉魚門等地,預計未來相關路線的產品將會增加。
旅客對九龍城寨充滿好奇
本地景點方面,「特色社區之香港龍城深度遊」作為政府9大旅遊熱點項目之一,其重點是位於九龍寨城公園的「九龍城寨光影之旅」展覽,5月開幕以今已吸引超過10萬人參觀。為助力九龍城區內的人流和消費,市建局9月亦推出紙本探索地圖和「龍城深度游」網頁。有商戶對國慶期間的生意抱有期望,預計將增加約一至兩成。
受港產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影響,不少旅客對於九龍城寨充滿好奇。來自安徽的苗先生在小紅書上看到這個展覽,便特意前來參觀,「我本身很喜歡香港的舊事物,重看了兩、三次電影,這裏還原得很細緻,讓我再次重溫電影場景,例如冰室、最後大戰的打鬥,回去後亦會向朋友們推薦這個展覽。」
主打泰式小食的雜貨店開業20多年,員工張先生預計,在國慶黃金周期間的生意可增長一至兩成,「每個內地客來到都是買斑蘭冰包,他們大多看小紅書推薦,現在本地客和遊客比例各佔一半。自啟德體育園開幕後,外國客亦明顯上升,加上《九龍城寨之圍城》影響相當大,播出後不少人特意參觀原址,順道會走進九龍城區,參觀舊店舖。」
記者:蔡思宇 何姵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