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新股新規自8月4日起生效,當中提出兩個回撥機制方案。中金投資銀行部執行負責人許佳表示,如果想保證機構投資者的配售比例更多的發行而言,新規給予更大的操作空間和確定性,主要是融資規模較大、市場關注度較高的發行人希望分配更多股份給機構投資者。另中金對歐美等外國資金進一步回流香港市場,抱有期待。
由新規落地至今,共有11隻新股掛牌,當中採用回撥機制B(即不設回補機制)的9隻新股首掛均錄得升幅,介乎6.7%至206.5%。該9隻新股的公開發售佔比均設為下限的10%,分別集資約3.9億元至91.5億元不等。換言之,只有兩隻新股採用回撥機制A(即設有回補機制),其最終公開發售佔比均增至35%。該兩隻新股為集資逾20.4億元的天岳先進(2631)和集資約41.5億元的奧克斯電氣(2580)。天岳先進和奧克斯電氣的首掛表現一般,分別收市升6.4%和跌5.4%。
新規保證上市初期流動性
許佳提及,新規首次就掛牌日沒有鎖定期、馬上可以「自由流通」股份的比例和規模制訂要求,這有助於減少之前市場上俗稱的「丐版」新股,以及那種絕大部分配售給予基石投資者的新股。他解釋,「丐版」新股是指在舊的規例下,有些IPO鎖定70%,甚至乎80%股份分予基石投資者,並有6個月鎖定期,使得剩餘可自由流通部分的股票規模和比例很小,影響股票流動性。不過,新規就此有相應的改動,從而一定程度上保證股票上市初期的流動性。在新規下,A+H發行人的主板初始自由流通量門檻為5%及達5000萬元市值,或達6億元市值;其他發行人的主板初始自由流通量門檻為10%及達5000萬元市值,或達6億元市值。
歐洲機構重新投資香港新股
他指出,今年以來,海外資金對中國上市公司的興趣增加,中金看到港股和A股今年以來整體表現都不錯,且相比美股而言,港股和A股的整體估值水平依然低很多。中金近期保薦承銷的一些大型香港新股時,也看到過去幾年沒有怎麼投資香港新股的歐洲長線機構下了大訂單。該行預計,這個趨勢可以繼續保持,特別在香港市場,如果有更多來自中國的好資產時,很多國際資本基於配置需求,需要投資這些中國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