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州11月4日舉行特別選舉公投50號提案,州長紐森期望可助民主黨明年中期選舉多奪五個聯邦眾議院議席。但雖然加州民主黨選民遠超共和黨,卻未必保證選民必會支持50號提案,習慣每年贏得州級選舉的民主黨人正在擔憂,紐森也坦承「未必穩贏」。
有多個因素可能導致這項紐森提出的修憲案出現讓人意外的結果,包括選民的困惑和對改變的排斥。
非選舉年或非總統大選年要動員總是艱難,但今年難度特別高。民調顯示國民對國家未來憂心忡忡,也有不少事件分散注意力,包括保守派人士柯克(Charlie Kirk)遭暗殺、烏克蘭和中東戰爭和特朗普無差別搜捕移民等。美聯社分析了50號提案可能面對的挑戰。
這場選舉的結果將影響全國。紐森在州議會民主黨人力挺下暫停獨立委員會制定的國會選區地圖,旨在回應德州共和黨人重劃選區的做法。這兩大州的對決已擴散全國,密蘇里等多州也跟隨兩州做法。
贏得白宮大位的黨通常在中期選舉失去國會控制權,少數眾院議席的翻轉將決定特朗普會否提前變成跛腳鴨。共和黨目前掌握219席眾院,民主黨213席,3席出缺。
重劃選區是11月特別選舉唯一主題,這次不尋常的投票時間意味著難以預料誰有動力參與投票。選民將對眾院選區地圖思考一個複雜問題,而非候選人,而困惑的選民往往抱懷疑態度。有些選民可能對提案感到不安,因為部份選區橫跨不同政治光譜,將一般為共和黨票倉的偏鄉與農業地區與向來支持民主黨的沿海地區結合起來。
紐森要求選民通過的,是暫停選民10多年前通過成立的加州公民重劃選區委員會繪製地圖的權力。反對者認為,新地區在某些情況下將少數族裔社群劃分到不同選區,且這部份不一定以黨派劃分。
紐森過去對不同投票議題有不同表態,例如他去年逆民意反對提高有組織零售和毒品罪名刑責,2020年在選民反對下支持向商業房產業主徵收數十億元稅金等。反對者希望藉此重新組成支持獨立委員會的多元聯盟。最著名領軍人物是共和黨前州長阿諾舒華辛力加,他形容紐森的建議「瘋狂」。
共和黨顧問羅薩萊斯(Tim Rosales)認為,共和黨和其他反對者需要催出大量共和黨人投票,還加上60%中間選民和25%民主黨選票才能反擊民主黨在加州的登記選民優勢。他指出,投票結果取決於「哪一邊能觸動加州選民對超越黨派的公平與正義的神經」,當選民覺得投票是兩黨對決時就會歸隊。
對選民來說,這場投票到底是民主黨奪權還是抵抗特朗普,是他們無法確定的地方。紐森一直將投票塑造為一場對不受自由派加州歡迎的特朗普的公投。美聯社分析指出,儘管紐森陣營發出多封充滿危機的電郵,但只要成功動員民主黨選民,數字還是會站在紐森一邊。2021年紐森罷免投票就是一例。選前民調顯示紐森岌岌可危,但其陣營成功將罷免投票塑造為特朗普的代理人投票,紐森最終大比數渡過這場難關。
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院研究員惠倫(Bill Whalen)認為,隨著重金投入競選,電視廣播持續播放,「這場對決真的是『五五波』,關鍵在於誰掌握話語權」。他又認為,鑑於紐森過去對投票提案的紀錄,「僅僅因為州長支持某種想法,不一定代表它就會勝利」。 美聯社洛杉磯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