鰂魚涌炸彈|用9小時燒毀炸藥 最大困難:天氣惡劣延長切割時間

鰂魚涌濱海街16至22號一地盤19日中午12時許驚現1000磅戰時炸彈,警方經評估後需要在同日晚上11時前疏散18棟商業及住宅大廈,涉及1900戶約6000人。其間須封閉濱海街介乎英皇道與華蘭路之間全線;而港鐵鰂魚涌站的A、B出入口亦要封閉。多條巴士線改道。爆炸品處理課今(20日)凌晨2時起開始拆彈,經過9個多小時的處理程序,至今早11時48分,人員已成功拆彈,現場回復安全,當局安排居民陸續返回居所,被封路段亦重開。

炸彈切割後燃燒內藏炸藥。警方提供影片截圖
炸彈切割後燃燒內藏炸藥。警方提供影片截圖

 

警方提供影片截圖
警方提供影片截圖

 

火光熊熊顯示炸彈威力十分大。警方提供影片截圖
火光熊熊顯示炸彈威力十分大。警方提供影片截圖

 

警方提供影片截圖
警方提供影片截圖

 

警方提供影片截圖
警方提供影片截圖

 

炸彈切割後燃燒炸藥。警方提供影片截圖
炸彈切割後燃燒炸藥。警方提供影片截圖

 

被切割的炸彈現1呎長大窿。林思明攝
被切割的炸彈現1呎長大窿。林思明攝

 

被切割炸彈現1呎長大窿。
被切割炸彈現1呎長大窿。

 

被切割炸彈現1呎長大窿。
被切割炸彈現1呎長大窿。

 

爆炸品處理課高級炸彈處理主任高級警司李展超講述處理過程時表示,由今(20日)凌晨2時開始拆彈處理程序,主要用切割工具切開外殼接觸到炸藥,以1000磅炸彈,內有500磅高性能TNT炸藥,人員用了4小時切出約1呎長大窿,這較原先估計用了較長時間,主要因昨晚至今凌晨天氣惡劣。

將炸彈開窿後,人員用點火方法將炸藥完全燒毀,今晨11時48分,將內藏500磅的炸藥成功燒毀,其間燃燒威力非常有破壞性,印證不能轉移,要現場燒毀,以及採疏散行動是適當的。李展超強調,炸彈現時的威力與當年投下的威力完全一樣,如延誤處理,後果堪虞。

爆炸品處理課人員全力處理切割燃燒炸彈。
爆炸品處理課人員全力處理切割燃燒炸彈。

 

 

警員協助堆沙包。
警員協助堆沙包。

 

 

人員用了9個多小時完成拆彈程序。
人員用了9個多小時完成拆彈程序。

 

 

 

 

爆炸品處理課炸彈處理主任警司張立得指,今次處理過程不算長,國際層面往往以日計算,由於今次以切割及燃燒處理拆彈程序,遇上天氣惡劣的困難,令地盤環境變得複雜,令切割過程時間延長,而最大困難是炸彈藏身之處,被大量民居包圍,在切割、燃燒過程中有爆炸機會,如保護工作做得不好,對市民造成一定人身傷害。所以人員花了不少時間堆沙包、水沙包,而切割時間、密度及方法要更精準,令處理過程中意外爆炸的機會減至最低。

人員用9個多小時完成處理拆彈過程。林思明攝
人員用9個多小時完成處理拆彈過程。林思明攝

 

炸彈被切割了一個一呎長的大窿。林思明攝
炸彈被切割了一個一呎長的大窿。林思明攝

 

 

各部門官員會見傳媒講述行動詳情。
各部門官員會見傳媒講述行動詳情。

 

爆炸品處理課高級炸彈處理主任高級警司李展超指炸彈威力十分大。
爆炸品處理課高級炸彈處理主任高級警司李展超指炸彈威力十分大。

 

消防處救護總區港島及行動支援區域港島東分區救護監督(港島東)鄭德誠表示,行動中有15部救護車戒備,其間運送5名感不適市民往東區醫院檢查,另將6名有需要人士送往院舍,他們均情況穩定。

被問及為何不轉移炸彈,反要原地處理造成封路及疏散不便,李展超指未爆的軍火有潛在風險,若用轉移方法,「咁轉移去邊?對運送的警員風險有幾大?對其他地區、道路使用者亦同樣構成損害,因此原地處理的選擇是正確的。」

他又指,未爆炸的軍火雖然埋在地下逾八十年,但因常規軍火從兵工廠製作出來,目的是具大殺傷力及破壞力,本身在製作上有不同的規格,令到炸彈保持一定有效狀態,爆炸品處理課曾處理許多二戰時的爆炸,均發現尚具有效力。

救護員將行動不便長者由老人院送返住所。黃文威攝
救護員將行動不便長者由老人院送返住所。黃文威攝

 

救護員將行動不便長者由老人院送返住所。林思明攝
救護員將行動不便長者由老人院送返住所。林思明攝

 

現場解封可以回家,長者笑逐顏開。黃文威攝
現場解封可以回家,長者笑逐顏開。黃文威攝

 

救護員將行動不便長者由老人院送返住所。黃文威攝
救護員將行動不便長者由老人院送返住所。黃文威攝

 

救護員將行動不便長者由老人院送返住所。黃文威攝
救護員將行動不便長者由老人院送返住所。黃文威攝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