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今日(10月18日)在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上,就罕見病藥物價格在內地與香港存在巨大差距的問題,向政府提出質詢。田北辰建議,政府應要求受惠於本港新藥審批政策的藥廠,將其新藥定價與內地看齊。政府回應指,利用大灣區龐大人口進行臨床試驗,可有效降低研發成本,從而有助整體藥價下調。
售價較內地貴近十倍病人負擔沉重
田北辰表示,本港很多罕見病藥物的售價比內地貴近十倍,令本地病人負擔沉重。他理解藥廠因研發成本高昂而需訂立較高藥價,但認為隨著政府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1+」機制及「第一層審批」等措施,大力吸引國際藥企落戶香港進行藥物研發及臨床試驗,政府應把握此機遇,為本地病人爭取更大利益。
他在會上向政府提問,當局能否向來港發展的藥廠提出一項附加要求,即其在港註冊的新藥,藥價必須與內地水平一致,以惠及本地的罕見病患者。

田北辰今日在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上,就罕見病藥物價格在內地與香港存在巨大差距的問題提出質詢。田北辰fb影片截圖
政府回應指,香港在國家的創新藥發展中確實具備獨特優勢,香港在「一國兩制」下,可利用大灣區龐大的人口作臨床試驗的病例,加上河套成立的「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可以與深圳的試驗中心合作,形成一個大聯網試驗及研發。田北辰希望政府講得出做得到,「真係可以搵多啲起風車嘅藥廠落戶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