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姆達尼若當選市長 恐重演林賽財政危機

政治分析擔心,若民主社會主義者馬姆達尼(Zohran Mamdani)當選紐約市長,恐重現1960至70年代前市長林賽(John Lindsay)的爭議時代。林賽因大舉徵稅與支出導致1975年財政危機,幾乎使紐約市破產。史學家與資深政治人士指出,兩人皆為吸引年輕人的魅力領袖,推崇大政府自由派議程。

林賽促成紐約市首個所得稅,用以資助公部門工會薪資及擴大福利,馬姆達尼亦提議對富人增稅。歷史學家坎納托(Vincent Cannato)表示,「兩人都激發年輕人,認為城市需大刀闊斧改革,且皆為黨外人士。」林賽為反對民主黨機器的共和黨人,具「甘迺迪式」貴族氣質,支持約翰遜總統的「偉大社會」計劃,後轉投民主黨。馬姆達尼則更激進,立場左於林賽。

林賽反越戰、推動民權,反對警察暴力,卻遭警察工會反對其設立民權投訴審查委員會。馬姆達尼曾倡議削減警務經費,然成為民主黨市長提名人後淡化此立場。兩人均出身富裕家庭,林賽之父為投資銀行家,馬姆達尼的母親為電影導演,父親為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專家稱兩人皆具道德主義與天真特質。

杭特學院教授維特里蒂(Joseph Viteritti)表示,林賽在民權領袖金恩遇刺後走訪非裔社區緩解緊張,其理想主義與原則令人聯想馬姆達尼。但林賽因收支失衡及財務操作,背負1975年危機責任。林賽任內債務從25億增至90億元,採取會計伎倆掩蓋赤字。危機後,聯邦政府最終提供貸款,州設立財務控制委員會監督市府。

馬姆達尼的增稅計劃需州長胡楚及州議會批准,鑑於其競選連任及反對增稅,通過機會渺茫。前市議員霍爾茨曼(Liz Holtzman)表示,林賽與馬姆達尼皆吸引理想主義的年輕選民,兩人皆非傳統政治家出身,具改變城市願景的號召力。本報訊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