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鴻星集團旗下的尖沙咀「星薈」傳出結業。香港飲食業職工會聯合會秘書長何仁清向《星島頭條》表示,早在8月已聽聞該店有經營困難情況,當時實地考察亦發現該店已經「拉閘」,惟店內仍有食材和用具,「有保安員透露早在我們到訪一周前,即約7月底已見到舖頭落了閘」。他指,據工會與工友了解,公司管理層曾透露因店舖主打婚宴生意,但近期生意不佳,故決定暫時關門,待有訂單或婚宴舉辦時才再營業,「目前仍在了解工友的欠薪及拖欠長期服務金情況」。
星薈結業︱所在樓層封鎖 電梯樓梯均無法進入
本網今午( 15日)曾致電「星薈」,惟電話未有人接聽。記者隨即到該店的尖沙咀舖位視察,發現店舖所在樓層的升降機掣已被封起,升降機亦無法到相關樓層;至於大廈的後樓梯亦設有警報系統,無法通過後梯前往「星薈」所在樓層。
將員工由舊公司「打包銷售」至新公司
何續指,因該店位於尖沙咀黃金地帶,有海景景觀,租金亦較高昂,「有鄰近的地舖店主指,該店的租金是其兩倍」,擔心店舖實際已是結業。他坦言,鴻星集團旗下多間食肆近期亦出現類似情況,包括通過更新員工合約,將員工由舊公司「打包銷售」至新公司,涉嫌迴避支付舊有的欠薪和遣散費,「情況如金記冰室翻版,我們在其集團的沙田、金鐘食肆都有收到類似求助,管理層向工友指要簽新約,而舊約的人工問題就自己去勞工處追」。









質疑做法如同由破欠基金「包底」
何質疑,鴻星做法如同讓破欠基金「包底」,且工友的損失亦更多,「破欠基金不會百分百賠足,如強積金、休息日涉及薪酬已經不包,以我們經驗,通常只會補償到工友被拖欠的金額約六至七成;如過去曾有廚師有83日例假無法索償,變相白做3個月」。惟他嘆,工友對自身權益了解不足,常被誤導破欠基金可補償其損失。
正在協助鴻星中菜旺角店欠薪工友追討的他,亦透露目前工友只是填了表向破欠基金申請,及進入強積金對沖遣散費的階段,暫未獲得款項,「而鴻星中菜的人事部當日在結業時,已計好晒糧,叫工人去破欠基金追討,擔心該集團正是用同樣模式處理旗下食肆的欠薪問題」。
《星島頭條》記者亦正向勞工處、積金局及鴻星集團查詢,暫未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