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首李家超將於本周三(17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熙的團隊近日在灣仔及東區舉辦社區活動時,亦不忘向在場的長者收集意見,當中舉手分享想法的「老友記」中,有八成都十分關心明年1月起公立醫院加價,擔心增加看病負擔,又指不清楚自己是否符合醫費減免資格。
公院收費改革︱八成長者憂加重看病負擔
梁熙在社交平台分享指,活動上,每當有長者表達對即將實施的新醫療收費政策的憂慮時,其他長者便隨之附和。與會長者紛紛表示,至今仍無法清楚了解自己在新制度下是否符合減免資格,也有人仍誤會要每四周取藥一次。梁熙認為,這反映醫管局在醫療費用援助的宣傳及協助,可以做得更多更完善,尤其距離新收費日子愈來愈近,長者就會因為加價迫在眉捷而顯露更大的擔憂。





「HA Go」App經濟審查頁面難尋找
梁熙指出,病人現時可以透過醫管局一站式手機程式「HA Go」,進入「醫療費用減免」經濟審查的計算程式,再輸入每月家庭總收入及家庭總資產,計算自己是否符合獲取醫療費用減免的資格。不過,梁熙提到,程式中「醫療費用減免」並非在首頁一開就找得到,而是藏在下面的走馬燈圖片中,一般人要找到該版面已不容易,對長者而言更是難上加難。
梁熙指出,距離實施新收費機制尚有超過3個月時間,當局應把握這段關鍵期加強政策解說,並積極為長者提供實質支援。他強調,必須通過具針對性的宣傳措施,提升長者群體對新收費標準及醫療減免機制的理解,從而消除因資訊不足而產生的持續性焦慮,避免長者陷入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新收費倒數3個月 倡為長者辦講座
就此,梁熙提出三大建議,包括優化「HA Go」頁面,將「醫療費用減免」經濟審查的計算程式放在更當眼處,方便病人查詢;實施新收費前後,於各公立醫院及港鐵站開設流動攤位,講解新公立醫院收費及協助長者計算可否獲得醫療費用減免;要求醫管局主動在未來3個月,在各區為長者舉辦講座,直接向長者解答疑問,並提出一些及醫療費用減免個案分享。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