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KTV市場份額不斷萎靡,各連鎖KTV競爭激烈。《星島頭條》記者早前在平日下午及傍晚前往中環蘭桂坊的內地過江龍「魅KTV」及Neway「CEO」尖東港晶中心店察看消費人流。「魅KTV」蘭桂坊店13個房間當中,除最大包間外,均已有客人;至於「CEO」港晶中心店近半房間亦同樣有客。對比兩者的收費,按同時段價格相比,一度相差達4倍。有本地市民感嘆本地卡啦OK質素、價錢不及以前,強調「價錢唔係最重要」,更希望加強服務態度和環境質素。
曾在美國紐約留學工作的內地人Emily和Serrina表示,國外很多地方都沒有KTV,平日都會前往香港或深圳的KTV。她表示,自己對KTV要求很低,只要「有我想選的歌就好」。她續指,如香港KTV不斷減少,香港人也可以前去深圳KTV消費,認為「平日weekday after work 可以留在香港,比較方便;weekend可以北上深圳消費」。

曾在美國紐約留學工作的Emily(左)和Serrina(右)。

曾在美國紐約留學工作的Emily(左)和Serrina(右)。

Ringo(左)及兒子Marcus(右)。

Ringo。

Marcus。

深圳居住在港工作的Kristy。

中環蘭桂坊。

《星島頭條》記者早前在平日下午前往中環蘭桂坊。

記者早前在平日下午前往中環蘭桂坊。
Ringo表示近年來已經很少再去卡啦OK消費,認為現時KTV行業已逐漸式微,他提及早前前往銅鑼灣一卡啦OK消費,深感CP值好低,「價錢好貴,唱歌質素好差」,「而家起碼貴咗三分二,以前五、六百蚊就可以搞掂嘅,而家要成二千幾蚊」,他又強調「啲歌係唔新㗎」。被問及價錢是否吸引他唱K的最主要因素,他連忙否認,強調「價錢唔係最主要因素,服務態度、質素先至係最緊要」。Ringo兒子Marcus表示,只有在香港去過一次,稱「真係唔係好掂,無咩歌,差唔多全部都係大陸歌」,因此沒有興趣。

位於中環蘭蘭桂坊的內地連鎖卡啦OK品牌「魅KTV」。

位於中環蘭蘭桂坊的「魅KTV」。

位於中環蘭蘭桂坊的「魅KTV」。

位於中環蘭蘭桂坊的「魅KTV」。

位於中環蘭蘭桂坊的「魅KTV」。

位於中環蘭蘭桂坊的「魅KTV」。

Neway尖東「CEO」港晶中心店。

Neway尖東「CEO」港晶中心店。

Neway尖東「CEO」港晶中心店。

Neway尖東「CEO」港晶中心店。
深圳居住在港工作的Kristy表示,歌曲選擇非常重要,指如不考慮價錢因素,本地連鎖卡啦OK的歌曲版權較少,歌庫選擇有限;反觀內地部分KTV品牌曲庫更全面,「咩都有」,更能讓消費者盡興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