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總統特朗普政府近月陸續撤換立場傾向同情移民的移民法官,其中包括三藩市聯邦移民法院20名法官中的7人。最新一名遭解職的是助理首席移民法官麥克萊斯基(Loi McCleskey),她2021年由拜登政府任命。根據雪城大學研究機構TRAC的數據,她批准庇護申請的比率約72%,遠高於全國平均的43%。
據《三藩市紀事報》報道,三藩市大學移民法教授鄧新源(Bill Hing)指出:「這些撤換會令法庭積壓案件更多,也會令尋求庇護者更難獲准入境,而這正是政府的最終目的。」
前移民法官馬克斯(Dana Marks)披露,司法部向遭解職法官發出的通知並無交代理由,只稱是總統行使行政權力。她指出,與終身任職的聯邦法官不同,移民法官由司法部委任和解職,其裁決可上訴至同樣由司法部任命的移民上訴委員會。
馬克斯說,即使在特朗普首任總統期間,也「從未出現過基於意識形態的這類清洗」。她指出,自今年1月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全國約700名移民法官已有約100人被撤換,其中初任或二年內的試用期法官在2月已遭解職,並已向功績制度保護委員會提出上訴。
鄧新源說,部分遭撤換法官已入稟挑戰,「我們將會看到特朗普是否真有合法權力去撤換這些近期上任的法官」。
麥克萊斯基在加入三藩市移民法院前,曾在俄亥俄州擔任聆訊官長達18年。她未有回應傳媒查詢,法院方面亦沒有評論。
特朗普今年重掌白宮後,已禁止庇護申請人在指定入境口岸入境,並授權移民官在全美即時驅逐無證移民,毋須由移民法官審理。馬克斯指出,即使獲准上庭,移民也須自行聘請律師,因為不同於刑事案件,被告並無權要求政府提供辯護律師。
馬克斯說:「政府一向將移民法官視為司法部的僱員,但這是對法律的錯誤詮釋。檢控機關的上司不應同時是法官的上司。」她認為移民法院應如美國稅務法院般獨立運作。
她形容這輪撤換是「悲劇」,既損害法庭運作,也打擊移民的司法保障,「我擔心未來優秀的法律專才不會再願意申請這些職位,因為完全沒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