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機構:高院原訟庭半年完成207宗刑事及9367宗民事案件 較去年同期高37%及20%

司法機構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截止今年6月底,高等法院原訟庭已完成處理共207宗刑事案件及9367宗民事案件,較2024年同期分別高37%及20%。司法機構表示,隨著大部分餘下的反修例案件及國安案件已排期於2025及2026年進行審訊,預期這些案件對其他法庭程序平均輪候時間的影響將會逐步減少。

裁判法院上訴輪候縮短至116日

根據文件,雖然源自裁判法院上訴案件的平均輪候時間仍未能維持在90日目標範圍之內,在總案件量由2023年的496宗上升至2024年的506宗的情況下,平均輪候時間仍從2023年高峰時的208日顯著縮短至2024年的131日。截至2025年6月底,相關平均輪候時間進一步縮短至116日。司法機構將繼續從多方面作出努力,包括聘用短期司法資源,以加快處理這類案件。

免遣返覆核湧入 逾8,200宗未處理

此外,司法覆核申請(主要就免遣返聲請及相關上訴提出的司法覆核許可申請不停湧入原訟庭),為原本已緊絀的司法人手持續增添壓力,影響其他民事案件的輪候時間。截至2025年6月底,入稟原訟庭的免遣返聲請司法覆核申請約有19,200宗,當中約8200宗尚待處理。為加快處理與免遣返聲請有關的司法覆核新案件,司法機構一直積極採取策略性與針對性的措施,包括調配額外和專責的司法人手,並精簡處理程序。

截止今年6月底,高等法院原訟庭已完成處理共207宗刑事案件及9367宗民事案件。
截止今年6月底,高等法院原訟庭已完成處理共207宗刑事案件及9367宗民事案件。

 

數字較2024年同期分別高37%及20%。
數字較2024年同期分別高37%及20%。

 

裁判法院上訴輪候縮短至116日。
裁判法院上訴輪候縮短至116日。

 

司法機構表示,一直頻繁進行公開招聘,以任命更多法官及司法人員。
司法機構表示,一直頻繁進行公開招聘,以任命更多法官及司法人員。

 

司法機構指,一直為處理法庭事務提升及善用法庭設施。
司法機構指,一直為處理法庭事務提升及善用法庭設施。

 

加路連山道新區域法院大樓最快2027年底啟用

人手方面,為增加各級法院的司法人手,司法機構一直頻繁進行公開招聘,以任命更多法官及司法人員。截至今年8月1日,七名原訟庭法官及九名區域法院法官已獲任命,預期2025年第三季起將會作出更多司法任命。至於新一輪原訟庭法官的招聘工作已於2024年11月展開,而區域法院法官及常任裁判官的招聘工作亦會於2025年較後時間陸續進行。

另外,司法機構一直為處理法庭事務提升及善用法庭設施。除了提升現有的法庭設施以增加法庭及法官辦公室的數目外,在加路連山道興建新區域法院大樓以重置區院、家事法庭和土地審裁處的工程正在進行。新大樓預計於2027年底或2028年初啟用。隨著新大樓的啟用,預期更多法庭、法官辦公室及支援設施將更廣泛使用,從而更有效率地應對不斷增加的案件量及越趨複雜的法庭事務。

司法機構亦一直致力探討如何更廣泛利用便利措施,以更有成效和效率的方式在法庭進行聆訊,正在研究語音轉換文字技術,特別關注語音辨識的準確度,以期長遠可因應情況採用此項技術記錄法庭程序及製備謄本。

記者:黃子龍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