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媒呃讚(中)》中,我們分析了「共鳴帖文」的四個層級並指出「深共鳴」是最具影響力,同時亦是最難掌握的內容類型。
那麼如何寫出真正觸動人心的「深共鳴」帖文?我們IN.DECIDE團隊總結了兩個實用方法,幫助你由概念走向實踐,創作出真正打動受眾的內容。
一、提問自己或朋友:「這種感覺是否很多人有,但沒人講出來?」深共鳴內容的重點,並不在於「經歷是否相同」,而在於「情緒是否共通」。你不需要寫出所有人都經歷過的場景,反而應該發掘那些大家都曾感受過,卻從未被說出口的微妙情緒。
例如:「我最驚公司有人生日,因為\u22ef…要扮開心。」受眾可能\u55ba職場上沒有幫人慶祝生日的經過,但他們會自行補充自身「扮開心」的經歷,從而於留言位置分享。
二、要學會篩選事件中的共鳴切入點。要在同一件事情中多角度地思考,尋找最易發揮的共鳴切入點。
例如:不要寫「99%學生最討厭的日子是9月1日!」,試著寫「求教學:9月1日行入班房時,如何可以唔Kam?!」「學生討厭9月1日」這個共鳴點,尤如你與女朋友在拍拖紀念日時,提議到長洲遊玩\u22ef…長洲有問題嗎?無問題。但聽到這個提議的女友便會覺得你沒誠意。相反,「9月1日行入班房」這個切入點則較好發揮。畢竟開學日與久別重逢的同學見面時,總少不了一種內心的尷尬感。
此外,若目標受眾為年輕一代,建議使用更貼近他們語境的字詞,例如「Kam」這個詞,便是他們用以表達尷尬情緒的代表用語,能有效提升內容的親切感與共鳴度。
再次因為字數限制,我們留待下下周二再度分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