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烏克蘭時普京直接點出挑事的是歐洲。普京說(大意):我們希望,跟美國已達成的共識將會使大家更接近和平這個目標。普京期待,基輔和歐洲各國首腦以建設性態度看待一切,不要設置障礙,不要試圖通過挑釁或幕後陰謀破壞即將取得的進展。對於普京直指歐洲這一點,我們也許會認為挑事的何止歐洲,美國根本不斷為烏克蘭提供軍火。普京當然明白。不過,普京劍指拜登,因為拜登當選總統才會有這場戰爭。普京表明就是因為拜登落台、特朗普上場,隨著美國政府換屆,俄美兩國雙邊貿易額開始增長。而且表示希望日後在經貿、能源、數位領域、高科技及太空開發等方面都可以有合作機會。所以,這次阿拉斯加會晤,以俄美兩國恢復關係為高度,是在這高度下再去談俄烏如何止戰停火。
所以普京和特朗普幾乎是異口同聲,表示俄烏停戰未達成協調,但會面有成果。
最後第三點觀察談普京在聯合記者會結束後去了哪裡?普京於會後是不是直接上專機回國呢?不是,普京去了阿拉斯加州的蘇聯飛行員墓地獻花。
普京的講話由歷史切入。阿拉斯加在俄羅斯帝國時代曾經是他們的領土。阿拉斯加是在1867年才售予美國,所以阿拉斯加有俄羅斯文化的影子。此外,二戰期間,美國向蘇聯以租借方式提供了近八千架飛機。有數千名蘇聯飛行員在阿拉斯加與美國機組人員一同接受飛行訓練。這批飛行員要穿越嚴寒的白令海峽飛往西伯利亞,然後再飛入歐洲東部。當時有不少蘇聯飛行員和水兵因極端天氣而不幸犧牲在阿拉斯加這片土地上。普京在離開阿拉斯加州之前去蘇聯飛行員墓地獻花,被傳媒拍下很多單膝下跪獻花的照片。而這種墓地獻花拜祭,在俄美關係跌至冷戰以來新低之下已禁制了兩年多。當然,普京可以恢復獻花,不代表其他人都可以。但是由於普京主打是將舊有關係予以恢復,他上飛機前的這個舉動便存在象徵意義。普京要爭取的,是俄美關係一點一點地恢復。
文章收前做總結:一般最正路的分析,是將阿拉斯加之會看成是俄烏停火之會。我有不同看法。對落任會有人身安全問題的澤連斯基而言,一定不會輕易順從特朗普和普京主導的停火條件。現在球落在特朗普手上,看他如何在希望恢復美俄對話這個大方向上掃除拜登留下的絆腳石。
至於普京,一回到莫斯科便跟政府和杜馬匯報成果,其中一點是說(大意):俄美已經很久沒有直接進行這種級別的會談了,我們(俄羅斯)有機會平靜、詳細地闡述立場。普京強調,俄方尊重美國政府認為有必要迅速結束軍事衝突的立場,我們也希望通過和平手段解決所有問題。–這表述方式反映,想盡快結束戰爭的也包括美國,俄羅斯願意和應。注意,俄烏之戰是由民主黨人推動的一場戰爭,因而特朗普不是普京的對立面;非但不是對立面,他們二人甚至有共同目標,而問題出在澤連斯基和歐洲身上。
總括而言,我認為美俄關係才是阿拉斯加之會的重點!而這種關係千萬別簡單化,以及長遠化,是複雜的大國博弈下的你來我往。當中有真有假,有雙方於某時機上的共同需要。於特朗普而言,他要用止戰來立功,也以此對自己的支持者作出交代。於俄羅斯,也不妨趁特朗普在朝行一行援兵之計,從而不用封死自己的眾多出路。總之,故事中可以另有故事,一切沒有表面看來那麼簡單。▍余非 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