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非遺技藝恐斷層? 非遺業界促政府設傳承人認證制度

香港近年越來越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聯會今午(22日)舉行香港非遺可持續發展圓桌會議。工聯會會長吳秋北表示,廣東省已有相對成熟的傳承人制度,可反映地區文化的展示、官方的態度、傳承人的名譽等,是絕不簡單,但目前香港面臨很多挑戰,包括技藝出現斷層、生計及傳承難以兼顧、技術及傳承人的付出未得到制度性的保障,故需要建立一套科學的、公平的、有效的認證及權責體系。

陳劍聲身後傳承人空缺無人接替

西九文化管理局表演藝術主管(戲曲)鍾珍珍表示,粵劇早於2006年已是第一批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冊內,到2009年亦列於聯合國教文科組織名冊中,當西九的戲曲中心建好時已希望做多些傳承及推動,但近日再被問起香港的粵劇傳承人是誰時,只知道女文武生陳劍聲曾是傳承人,但她2013年過世後,香港暫無接替者,認為社會應關注這個情況。

坊間有人魚目混珠扮作非遺傳承人

薄扶林村火龍會總監蕭昆崙表示,過去很多年香港的非遺都是自己努力的成果,近年獲得政府全力支持,對此感到很鼓舞。他坦言坊間太多魚目混珠的人扮成非遺傳承人,藉此去賺錢,如政府能落實推行傳承人認證制度,必須要思考如何訂立標準,亦要支持傳承人繼續承傳手藝,坦言平常為了推動火龍,花光心思及時間,未來打算要「龍遊18區」,讓全港市民都可以看到火龍。

工聯會會長吳秋北表示,現時香港非遺技藝出現斷層。郭詠欣攝
工聯會會長吳秋北表示,現時香港非遺技藝出現斷層。郭詠欣攝

 

西九文化管理局表演藝術主管(戲曲)鍾珍珍表示,女文武生陳劍聲曾是粵劇傳承人,但她2013年過世後,香港暫無接替者。郭詠欣攝
西九文化管理局表演藝術主管(戲曲)鍾珍珍表示,女文武生陳劍聲曾是粵劇傳承人,但她2013年過世後,香港暫無接替者。郭詠欣攝

 

薄扶林村火龍會總監蕭昆崙(中)表示,坊間太多魚目混珠的人扮成非遺傳承人。郭詠欣攝
薄扶林村火龍會總監蕭昆崙(中)表示,坊間太多魚目混珠的人扮成非遺傳承人。郭詠欣攝

 

香港八和會館理事會主席龍貫天(中)表示,粵劇是香港的瑰寶,如何有效承傳是很重要的課題。郭詠欣攝
香港八和會館理事會主席龍貫天(中)表示,粵劇是香港的瑰寶,如何有效承傳是很重要的課題。郭詠欣攝

 

大聖劈掛門傳承人李飛標認為,必須建立機制評定要達到何等水平才獲認證為傳承人。郭詠欣攝
大聖劈掛門傳承人李飛標認為,必須建立機制評定要達到何等水平才獲認證為傳承人。郭詠欣攝

 

非遺傳承人認證要開放及透明

香港八和會館理事會主席龍貫天表示,粵劇是香港的瑰寶,如何有效承傳是很重要的課題,若要成為真正的傳人是絕不簡單,不只有經驗,更要對行業都有所認識,故要建立認證制度,要考慮每位藝術家的發展方向。針對評審準則,他認為必須要開放及透明,反映香港粵劇的獨特性,可參考政府曾資助的演員作為基礎,又認為傳承人應直接參與粵劇保護政策的制定,且當局在資源分配上,包括場地及資助,應給予傳承人更多的幫助。

邀社會賢達及業界精英組諮詢團體

大聖劈掛門傳承人李飛標認為,必須有一個機制評定要達到何等水平才獲認證為傳承人,故需要一個專業及權威的專責班子執行政策,亦要邀請社會賢達及業界精英組成諮詢團體,有一個標準確認真正的傳承人,將來可讓世界各地對香港的傳承人有信心。

記者:郭詠欣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