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有市民墮入「猜猜我是誰」電話騙局。一名七旬翁於本周二(12日)接獲騙徒冒認「兒子」來電,對方訛稱因干犯刑事罪行而急需「保證金」,結果伯伯被騙去110萬元「棺材本」。警方接報後在兩日內迅速拘捕4名男子(15歲至30歲),涉及本周內最少4宗同類電騙案件,損失款項合共260萬元。其中年紀最細只有15歲的被捕人,收取日薪500元至1,000元的報酬,被詐騙集團招攬犯案。
被捕4人全為上門收錢角色,其中15歲疑犯是一名學生,仍就讀中學。涉案受害者之中,有人將全副身家擺放在家中,沒有存入銀行,結果遇上電騙被騙去全數款項。警方未起回涉案騙款,仍正追查騙款的下落。






觀塘警區刑事總督察鄧子軒講述案件指出,本周二警方接獲觀塘區一名71歲本地男子報案,指他在同日較早時間接獲騙徒來電。騙徒假冒事主的兒子,訛稱因刑事罪行被拘留,要求事主提交保釋金。事主不虞有詐,分兩次將合共110萬元現金交予騙徒,其後致電兒子才揭發受騙。
鄧子軒稱,觀塘警區刑事部接報後接手調查,於24小時內迅速拘捕一名涉嫌與案有關的30歲本地男子,並經過翻查大量閉路電視片段後,發現該名男子與本周在葵涌、荃灣及紅磡發生的另外3宗同類電話騙案有關。受害人年齡介乎55歲至90歲,而4宗騙案涉及金額合共約260萬元。






警方經情報分析,相信事件涉及一個犯罪團夥,隨即展開行動,在2日內拘捕集團的另外3名成員,分別為一名持雙程證的內地男子,以及2名本地男子,年齡最細只有15歲。被捕人士正被扣留調查。
調查顯示,涉案的犯罪團夥會首先利誘事主交出少量保證金,從而降低事主的警戒心。當事主配合交出保證金後,騙徒會隨即表示保證金不足,要求事再交出數十萬、甚至過百萬的現金。被捕的15歲青年在網上被犯罪團夥招攬,收取日薪500至1000元的報酬犯案。
警方強烈譴責騙徒招攬未成年人士參與犯案,同時向年紀老邁的事主入手,騙取長者的畢生積蓄。警方重申,「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為嚴重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監禁10年;同時呼籲市民不要接聽來歷不明的電話,而案中所謂的保證金純屬虛假,警方絕不會要求任何人士,向非警務人員用任何形式繳付所謂的保釋金或者其他款項。